Page 48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48

如是力:能推动某一事物使之改变的内在作用,即称为力,以现代言语说,
           即是力能。 物理上也有功能,但佛法重点是论述具有精神生命的功能,所以十
           法界各有不同的力用功能,可以起善、恶、净的种种作用,而终究获得各异的果
           报。 因为众生习气、根性、智慧等的差别,所以在修行中所生的功能也完全不

           同———凡夫有凡夫的功能,圣人亦有圣者的妙能。 《法华玄义》中说:“功能为

           力,如力士,千万技能。 心亦如是,具一切力。”
                如是作:作即构造义,即依力用而起的运动造作以及创成某事物的作用,
           通称为作。 佛法论述众生现在创造诸业的过程称为“作业”。 十法界都有运

           动造作的潜力,如不去“作”,即不能招业果。 因此,不论那一法界,以力的推
           动而造作成,即能招致一定的结果。 《法华玄义》中说:“构造为作,离心更无

           所作,故知心具一切作。”
                如是因:因即习因,能够生起未来事物的种子,通称为因。 十法界的业种

           不同,能够成为未来果报的直接原因,名为业因。 引用唯识的话讲,即众生在

           过去世造种种业,这些业便内熏成为种子。 现在外缘凑合时,便能生起现行,
           接着,现行又反过来内熏成种子,种子再起现行,永远相继,无穷无尽。 不过圣
           者以权智而起的各类种子,是性具的妙用,并不落于污染的。 《法华玄义》 中
           说:“习因为因,招果为因,亦名为业。 十法界业,起自于心,但使有心,诸业具

           足。”
                如是缘:缘即助因,能帮助种子起现行的即是缘。 亦即外在的各种关系条

           件,能助成十法界众生的业因(各种习业)而使招感果报。 《法华玄义》中说:

           “助因为缘。 缘名缘由,助业皆是缘义,如水能润种,无明、爱等润于业。”
                如是果:果即习果。 亦即造不同业(习因)而得的不同果实。 如由善恶之
           三业因缘而成善恶之依正果境。 《法华玄义》中说:“习果为果。 习因习续于

           前,习果克获于后。”

                如是报:报即报应之果,即由习因、习果所感的报应。 如有了依正的果境,
           便在果上生起身心不同的感受,即穷通寿夭、苦乐悲忧等,也有的不受报应,如
                                                                                       第
           阿罗汉、辟支佛,不受后有,便无苦乐等感受。 要是说明众生所住的依正之境,                                        一
                                                                                       辑
           报是身心受得的苦乐报应,这二者都由过去宿因而形成。 《法华玄义》 中说:
                                                                                       台
           “报果为果,习因习果,通名为因,牵后世报。”                                                      宗
                                                                                       教
                以上“九如是”说明事相界的具体内容,以下“一如是”说明这“九如是”的                                     史



                                                                                     ❙35❙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