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68

喻、人法、人喻、法喻、人法喻。
                单人立题名:如《维摩经》《佛说阿弥陀经》等。 “维摩”是因地修行之人,

           阿弥陀则是果上之人。 经题中无法无喻。
                单法立题名:如《圆觉经》《涅槃经》等。 圆觉、涅槃,皆属修行证道之法。

                单喻立题名:如《宝云经》《梵网经》等,都是以譬喻来显明经理。
                人法立题名:如《文殊问般若经》《药师如来功德经》等。 文殊、药师如来,

           都是果人;般若属法。
                人喻立题名:如《如来狮子吼经》《菩萨本业璎珞经》等。 如来、菩萨是果

           人;狮子吼、璎珞是譬喻。
                法喻立题名:如《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经》等。 妙法、般若属法;莲花、

           金刚是譬喻。
                人法喻立题名: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佛说雨宝陀罗尼经》等。 大方广是

           性法,佛是果人,华严是喻。 雨宝是譬喻,陀罗尼是集种种善法。
                (2)辨体:辨别一部经所诠的体性。 凡小乘经典,都以“三法印”为体,大

           乘经论则都以“一法印”(实相)为体。 再进一步分析,每一部经都有其独具的
           理体,如《华严经》以一真法界为体,《楞严经》以如来藏妙真如性为体,《弥陀

           经》以常乐我净为体,《法华经》则以“中道实相”的不思议圆融三谛为全经所

           诠的妙体。
                (3)明宗:阐明一宗的旨趣、目的。 使行者努力起修,以实修证实性,直趋

           涅槃的宝所。
                (4)论用:论说一部经的功用,使行者获益。

                (5)判教:判立一部经的教相。
                这一义解法,见诸于《法华玄义》《维摩经玄疏》《金光明经玄义》《仁王经

           疏》《观音玄义》等著作中。 如《法华玄义》卷 1 举出《妙法莲华经》所具五重玄
           妙之义,称为法华五重玄义。 即:以法喻为名,以诸法的实相为体,以一乘的因
                                                                                       第
           果为宗,以迹门十四品为“断权疑,生实信”之用,以本门十四品为“断近疑,生                                        一
                                                                                       辑
           远信”之功,以无上醍醐为教相。
                                                                                       台
                智者大师用这一方法解释《法华经》《金刚经》《弥陀经》《维摩经》等。 这                                    宗
                                                                                       教
           是通过高度归纳、组织的一种科判方式。                                                          史


                                                                                     ❙55❙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