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64
明习气,圆满福德与智慧。 融会空假,证入即空即假,空假不二的中道第一义
谛,尽无明的疑惑,证一切种智,从而全体显现真如妙性的功德。
这个法门因为初从体假入空,次从空出假,再从空假不二而证入中道,所
以称为次第三观。 别教的果,是中道无住涅槃,即不住空假二边,体自寂灭。
(八)圆教:是指对最上利根菩萨说中道实相的教理。 《天台八教大意》中
说:“圆教者,圆名圆妙。 《华严》法界广大,《净名》 入不二法门,《般若》 最上
之乘,《涅槃》一心五行等,并圆妙法也。”三谛圆融名圆,不可思议名妙。 是说
圆教用《华严》《净名》《般若》《涅槃》等大乘最高经典来宣讲圆妙法门。 学者
惑无不尽,德无不满,达到妙觉极果阶段。
圆教所摄受的是一类根性最利的众生,以一心圆具三观的圆融妙法,使之
圆悟、圆修、圆证。 因为这一类众生宿植深厚,具有圆教的种子,听佛说诸法即
空、即假、即中的实相妙义,便能观察思惟,悟入实相。 由此而了知万法无非实
相,头头是道,处处皆圆,圆融自在,一切无碍。 然后依三观实从一心中得的圆
解,而起一修一切修的圆修,于是圆破一切烦恼,而圆证无上菩提。 三德(法身
德、般若德、解脱德)涅槃,唯是一心,名为圆证。 这便是圆教的果。
化法四教就内容而言,是由浅至深,为一切佛法的具体次第以至究竟妙
法。 这如同世间的药味一样,可以根据具体的病情而施用不同分量。 如来犹
如大医王,能以种种道品法药,对治一切众生的烦恼疾病。 所以,智者在《四教
义》卷 1 中说:“今明四教,还从前所明三观而起。 为成三观,初从假入空观,具
有析体拙巧二种入空不同。 从析假入空,故有藏教起;从体假入空,故有通教
起;若约第二从空入假之中,即有别教起;约第三一心中道正观,即有圆教起。”
正因为众生机缘不一,对佛说法种种解悟不同,故有藏、通、别、圆四教以对各
种根机。
值得注意的是,顿、渐、秘密、不定的化仪四教的应用范围,不能超出藏、
通、别、圆的化法四教以外,即化法四教中,各各含有顿、渐、秘密、不定的化仪
四教,随机不同,故有顿渐等的悟证。 因此,以化法四教为统摄诸法的根本,以
化仪四教为随机变通的应用。 化法与化仪融为一个整体,法法融通,变化无 第
一
穷,从而生发出无限智慧,当机益物。 辑
三、六即 台
宗
教
上面说的“五时八教”,目的是使行者能依次修习,最后进入圆教的法门。 史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