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135

朱
      封
      鳌
      天
      台
      集                第五章  佛平等说法随类异解
      ·
      第
      二
      册

                〔说明〕本章原典选自《法华文句·释药草喻品》。 第一节“如来是诸法之
           王”,述佛法将教、理、行、果,俱比之药,五乘种性的众生,皆如草木。 佛陀随众

           生品类和智性,以教化众生,治愈其病惑,令证入菩提。 “约教、约智以开权显
           实”,述佛由证诸法实相,而施设一切言教,作种种善巧方便,即实施权,因病施
           药,示诸众生以一切智慧。 第二节“云雨药草喻”,先是立譬,三草二木,纖浓

           不等,故言“差别”;一地一雨,普载普润,故言“无差别”。 比喻众生各类不同,
           五乘根性有小、中、大之分;但佛以一音说法,众生同入一乘法门,“差即无差,
           无差即差”。



                                第一节  如来是诸法之王



                一、品题的阐释

                [文句]
                此中具山川云雨,独以药草标名者,土地是能生,云雨是能润,草木是所

           生、所润。 所生、所润,通皆有用,而药草用强,有漏诸善悉能除恶无漏为最。
           无漏众中四大弟子,以譬领佛譬,深会圣心。 佛赞:“善哉! 甚为希有!” 述其
                                                                                  ②
                                           ①
           得解,以喻其人,故称《药草喻品》 。 夫药草丛育日久,一蒙云雨,扶疏暐晔 ,
           芽茎丰蔚于外,力用充润于内。 譬诸无漏,住最后身 有余涅槃,更不愿求无上
                                                            ③

               ①  《药草喻品》:药草喻,又作云雨喻。 譬如诸药草种类有别,名色各异,虽密云弥布遍覆,同受一雨所
           泽,但因根、茎、枝、叶之别,大、小诸树称性而长,致各有差别。 天台宗将佛法的教、理、行、果,俱比之药;五
           乘种姓的众生,皆如草木。 众生根性各异,佛陀随众生品类和智性,以教化众生,治愈其病惑,令证入菩提。
           这是譬说中的述成段。
               ②  暐晔:此指草木茂盛而有光彩。 晔,有光彩。
               ③  最后身: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 又作最后生、最后有、最后末身。 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
           涅槃的阿罗汉,大乘则指证佛果等觉菩萨之身。



    ❙128❙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