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160
者。 药王当知! 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度后,愍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
经。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 乃至一句,当知
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 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药王! 若有
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若人以一恶言,毁呰在
家、出家读诵《法华经》 者,其罪甚重。 药王! 其有读诵《法华经》 者,当知是
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则为如来肩所荷担,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恭敬
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肴馔,作诸伎
乐,人中上供而供养之,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 所以者何?
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一、何谓五种法师
[文句]
此品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 《大论》 明六
种法师:信力故“受”,念力故“持”,看文为“读”,不忘为“诵”,宣传为“说”,圣
人经书难解,须“解释”,六种法师,今经合受持为一,合解说为一,开读诵为
二,足书写为五。 别论四人是自行,一人是化他。 《大经》分九品:前四人无解
是弟子位,后五人有解是师位。 ① 通论若自轨五法,则自行之法师。 若教他五
法,则化他之法师。 自轨故通称弟子,化他故通称法师。 今从通义故名《法师
品》。
若作减数说者:束五为四,即四安乐行。 如后说。 若束四为三者:受持是
意业,读诵说是口业,书写是身业。 别论口业是化他,身、意是自行。 通论三业
自轨,即是自行之法师;三业教诏,即化他之法师。 故言《法师品》。 又是三
门,行此五法,以自熏修即福德门;弘宣五法,广利益者,即化他门。 自修益彼,
皆顺佛教即报恩门。 别论者,自修报恩名自行,益彼即化他。 通论自轨轨他,
皆称法师,故言《法师品》也。
又读诵、书写是外行,即如来衣;受持是内行,即如来座;解说益他,是如来
室。 如来室别论是匠他,衣座别论是自匠。 通论不尔。 慈悲覆物,惠利归己,
第
名之如室;遮彼恶障己丑,名之为衣;安心于空,方能安他,安他安己,名之为 三
辑
① 《大经》分九品,前四人无解是弟子位,后五人有解是师位:据《大般涅槃经》 卷六《如来性品》 第四 ︽ 法
之三载:若有众生于熙连河(恒河支流)沙及三恒河沙等诸佛所,发菩提心受持此经,但不能为人解说,犹是 华
弟子位;若有众生于四恒河沙至八恒河沙诸佛所受持此经,为人广说,令其供养是经,则是师位。 《法华文句 文
记》卷第八云:“言《大经》分九品等者,元是别义,且借以证五种法师。 九品是熙连并八恒。 第四恒广说,于 句
︾
十六分中,解一分义。 云前四无解者,三恒并熙连。 五恒八分,六恒十二分,七恒十四分,八恒俱足,尽解其 选
释
义。”(《大正藏》第 34 册,页 304 中)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