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179
照境未穷名因,尽源为果。 道觉义成,即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 此真身如
来也。 以如实智,乘如实道,来生三有,示成正觉者,即应身如来也。
①
朱 三如来 者,《大论》 云:“如法相解,如法相说,故名如来。” 如者,法如如
封
鳌 境,非因非果,有佛无佛,性相常然。 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
天
台 指此为法身如来也。 法如如智,乘于如如真实之道,来成妙觉。 智称如理,从
集
· 理名如,从智名来。 即报身如来。 故《论》云:“如法相解,故名如来也。”以如
第
二 如境智合故,即能处处示成正觉。 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 功德和法身,处
册
处应现往。 八相成道,转妙法轮,即应身如来。 故《论》云:“如法相说,故名如
来也。”法身如来名毗卢遮那,此翻“遍一切处”。 报身如来名卢舍那,此翻“净
②
满”。 应身如来名释迦文,此翻“度沃焦” 。 是三如来,若单取者,则不可也。
问:此品无三佛名,那作此释?
答:虽不标名而具其义。 文云:“非如非异,非如三界,见于三界。”此非偏
如,显于圆如,即法身如来义也。 又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 即是如如
智,称如如境,一切种智知见即佛眼,此是报身如来义也。 又云:“或示己身己
事,或示他身他事。”此即应身如来义也。 若但性德三如来者是横,但修德三如
来者是纵。 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 今经圆说,不纵不横三如来也。 拣纵横如
来,尚非今义,况三藏通教如来耶? 又《法华》 之前,亦明圆如来者,同是迹中
所说耳。 发迹显本三如来者,永异诸经。 《论》云“示现成大菩提无上”故,示
三种菩提:一、应化菩提。 随所应现,即为示现。 如经“出释氏宫” 故。 二、报
佛菩提。 十地满足得常涅槃。 如经“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劫”故。 三、法佛
菩提,谓如来藏性净涅槃不变。 如经“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 故。 经具其
义,《论》出其名,不作上释,宁会经论耶?
二、《法华》对如来寿量之阐释
[文句]
次明《寿量》者,寿者,受义。 真如不隔诸法,故名为受;又境智相应,故名
受;又一期报得,百年不断,故名受。 量者,诠量也。 量字则通,无的别据。 诠
量法如来,以如理为命;报如来,以智慧为命;应如来,同缘理为命。 诠量诸命,
① 三如来:即法身如来、报身如来、应身如来。 遍一切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应一切处为来,此指法
身如来;从理名如,从智为来,此指报身如来;境智冥合为如,来至三界转妙法轮而说法为来,此指应身如来。
② 度沃焦:此喻应身如来之度众生。 《法华文句记》卷第九下:“《旧华严经·名号品》 中,及《十住婆
沙》中所列:大海有石,其名曰焦,万流沃之,至石皆竭。 所以大海水不增长,众生流转,犹如焦石。 五欲沃之
而无厌足,唯佛能度,是故云也。”(《大正藏》第 34 册,页 330 中)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