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180
若有量,若无量,若非量非无量。 法身如来,如理命者,有佛无佛,性相常然。
不论相应与不相续,亦无有量及无量。 文云:“非如非异,非虚非实。” 盖是诠
量法身,如理命也。 诠量报身如来,以如如智,契如如境。 境发智为报,智冥境
为受。 境既无量无边,常住不灭,智亦如是,函大,盖大。 文云:“我智力如是,
久修业所得,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此是诠量报身如来智慧命也。 诠量应
身者,应身同缘,缘长同长,缘促同促云云。 自彼于我何为? 文云:“数数现生,
数数现灭,或复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此是诠量应佛同缘命也。
复次,法身非量非无量,报身金刚前有量,金刚后无量。 应身随缘则有量,
应用不断则无量。 通途诠量,三句在圣,一句属凡。 有量无常,都非佛义。 旧
来所说,乃是增减两谤,加诬于佛,非魔是何?
四句诠量,其义已显。 为未解者,更常等四句料简。 先别作,次通作。 别
者,非常非无常,双非理极,即法身也。 常者,即报身也。 报智境合,亦非常非
无常,但取正智圆满,不生不灭。 过金刚心之前故,取常为报身耳。 亦常亦无
常,应身也。 应用无尽为亦常,数唱涅槃名亦无常。 无常者,金刚心已前智用
增进,乃至凡夫生灭出没,皆是无常。 三佛各一句,凡夫共一句。 此约别教,别
分别也。
通途圆说者,一一如来悉备四句。 法身四者:非常非无常,双破凡圣八倒
故;常者,如虚空常故;无常者,无凡夫生灭倒故;亦常亦无常者,寂而双照故。
报身四者:非常非无常者,智冥境故;常者,出过二乘故;无常者,无生灭倒故;
亦常亦无常,能双照故。 应身四者:非常非无常者,非报非生死故;常者,常应
同故;无常者,同无常故;亦常亦无常者,两存故。 凡夫既得无常一句,通途亦
作四句,但有性德之理,尚无四句名字。 况行用耶? 可以意得,不俟说也。
一身即是三身,不一不异,当知一佛身,即具诸身寿命功德。 随缘感见,长
短不同。 《大经》云:“凡夫二乘,见佛寿命,犹如冬日;菩萨所见,犹如春日;唯
佛见佛寿命无量,犹如夏日。”所以然者,凡夫博地,翳障朦胧。 藏、通二乘,虽
断四住不见中道。 若舍分段,受法性身,未破无明。 彼土所奉,犹是胜应。 当
知二乘秖见冬日,若诸菩萨未登地、住,所见同前。 若破无明,乃至受分法身,
与而为语,得见报身寿命,夺而为语,犹是胜应。 未穷报身之源,未尽法性之 第
三
极,所见佛寿,犹是春日。 唯佛与佛,穷性尽源。 见法身寿,犹如夏日。 《 大 辑
经》举三譬譬之:“于诸常中,虚空第一。 一切寿命,如来第一。” 此譬法身寿 ︽
法
命,无始无终,性相凝湛,不同应、报也。 二、“譬如四河,皆归大海。” 此譬报 华
文
句
︾
选
释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