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4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184
故云:“常在此土,及于他国,而作佛事。” 如文。 “于是中间” 下,拂执迹上之
疑,疑因疑果。 昔教所说,处处行因,又处处得记,即是果疑;今拂除此疑,指然
灯佛者,即拂因疑。 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即拂果疑。 如此因果,非复一条,皆我
方便,非实说也。 故名拂疑。 或有人云:“方便说然灯佛是我之师,然实是释迦
现作,非生现生,非灭现灭。 故言又复言其涅槃。”今谓不尔,但取前释。 何者?
然灯佛于时缘熟,以佛像化之。 我缘未熟,但为菩萨从佛得记。 得记即是果
义,行行即是因,消文自足。 言其者,即是中间施化之其耳,非谓然灯也。 又中
间益物,即有形声两益。 若言值然灯佛者,此有形益,又复言其入于涅槃者。
彼佛灭后,助佛扬化,即有声益。 若尔形、声两益,皆属中间因耳。 既有形、声
之生。 生必有死,死即入涅槃,名此为果耳。 不得言中间已成佛果。 何者? 法
华之前,未说成佛,何得有佛果之疑? 旧以然灯是我现作,此亦非解。 法华前
经,未论昔已成佛。 何教说然灯是我所现,而拂此疑耶?
“若有众生来至我所” 下,第三、正明益物所宜。 又为二:一、感应;二、施
化。 “至我所”者,即是过去众生渐、顿两机,冥扣法身也。 “佛眼观”者,即是
久已成佛,用佛眼鉴照无有遗差,将欲起于劣、胜两应而利益之。 善机凡有二
力:一、感人天花报;二、感佛道果报。 若以法眼观,知万善缘其重轻,各得花
报,不能究竟知其终得种智果报。 若以佛眼圆照万善,知其始末。 此经一向明
佛眼观知众生万善,究竟得佛。 一大事出世之正意也。 信等诸根者,信等五根
也。 慧根即了因,余根即缘因。 此二善根各有利钝,通摄顿渐机缘。 顿机利钝
即是圆别根机;渐机利钝,即是藏通机缘。 又小乘根名钝,大乘根名利;又小乘
根名利,人天乘名钝。 十法界众生所有善根利钝为机,不用恶法,恶法非缘、了
二因也。 如来悉照十界善机,随所应度而现形声饶益也。
二、现在狮子奋迅益物
[文句]
从“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 下,是现在师子奋迅益物。 此三昧有十功
德:一、分别他人诸根熟不熟,清净不清净;二、以如来法轮,教未度者悉入法
第
律;三、弘誓遍满十方,音声亦尔,或一音遍满,百千万音皆亦遍满,普教众类; 三
辑
四、转无上轮化众生,皆取灭度,余人不能转,独佛能转;五、能示出家剃发持净
︽
戒,亦能使人乐;六、性行合空;七、放光示灭,或存或亡,或示相好,或隐相好; 法
华
八、降伏四魔;九、令他得入至要,增长止观;十、具上十善之本,身三口四等云 文
句
云。 此文为二:一、明机感;二、明应化。 “如来见” 者,即佛眼照也。 “诸众生 ︾
选
乐小法”者,所见之机也。 《华严》云:“大众虽清净,其余乐小法者,或生疑悔 释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