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2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292
世勤苦,现善浓积,虽不显感,却有冥利。 上述 4 种机应,世人俗眼能直接看
到,并且最能教化人的则是显机显应。 故《观世音应验记》中记录得最多的也
是这一类。
《观世音应验记》3 种,在我国已久佚,1943 年在日本发现。 1994 年中华
书局出版了校点本。 这 3 种书包括晋傅亮的《光世音应验记》、宋张演的《续
光世音应验记》和齐陆杲的《系观世音应验记》。
关于 3 种书的成书过程是这样的:《光世音应验记》原是东晋时期会稽人
谢庆绪写的,共 1 卷,记载 10 多件观世音感应的事。 谢庆绪写成后,送给好友
傅瑗(傅亮之父)1 本。 后来传到傅亮手里。 公元 399 年,东南地区发生了孙
恩起义。 孙恩的军队攻克会稽郡,傅亮外逃避难。 乱后还乡,却找不到那本
《应验记》。 傅亮在离乱中切身遇到过许多观音感应的事,心中很念着这本
书。 于是他凭着回忆,记录了书中的 7 条,题为《光世音应验记》。 《续光世音
应验记》的作者张演,是吴郡吴地(今苏州市)人,出身于佛教家庭。 他在序文
里自称“少因门训,获奉大法,每钦服灵异,用兼缅慨”。 对观音感应的事,也
十分信服。 此书所记录的 10 条故事,大都发生在北方。 《系观世音应验记》的
作者陆杲,也是吴郡吴地人。 年幼即信受佛教,以后长期学佛,戒律很严。 此
书共有 69 条故事,内容远比上 2 书多得多。 大致可分为:火难方面 3 条,水难
方面 6 条,风难方面 1 条,被害难方面 8 条,杻械难方面 22 条,急贼难方面 14
条,求子方面 1 条。 另外,还配合《请观音经》的本文,写观音化身示路的 5 条,
化为天像及大力鬼神王像接受难人还本土的 4 条,使毗舍离国人民平息恶病
的 3 条,免饥馑王难的 2 条。
《观世音应验记》3 种是我国流传最早的关于观音信仰的书。 记述者十分
重视故事内容的可靠性。 这里举陆杲的《系观世音应验记》为例,来说明他编
撰此书的严肃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每一个感应事件都确切记述发生的时间、地点、主人公以及讲述故
事的人。 这表明作者记述这些事件,不是为了追求故事的离奇,而是让人们确
信观音大士的感应力量,从而加深人们对大士的信仰。 其中有些事件就发生
在陆杲的家中,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 例如:
第
四
张会稽使君讳畅,字景微,吴人也。 知名天下,为当时民望。 家
辑
奉佛法,本自精进。 宋元嘉末,为荆州长史。 孝建初,征还作吏部尚
台
书,加散骑常侍。 于时谯王丞相在荆州,自启解南蛮府,留使君为持 典
考
节校尉,领己长史带南郡如故。 寻荆州作逆,使君校言谏之。 丞相则 析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