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5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295

朱
      封
      鳌
      天
      台
      集                  天台宗之观音信仰义理发微
      ·
      第
      二
      册

                观世音,亦称观音,是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于二十五圣众之中
           耳根圆通最为殊胜。 在我国,随着广说观世音菩萨功德之《法华经》信仰的普

           及,观世音信仰亦深入民间。
                由于《法华经》是天台宗的主经,该经所提倡的观音崇拜必然会在天台宗

           内引起广泛的反响。 事实上,隋代以后,天台宗一直是推行观音崇拜的动力。
           智者大师(538-598),根据诸经论,特别是龙树的《大智度论》《中论》等思想,
           加上自己独得的发挥,对观音信仰的义理,作了理论上深入阐释。 宋代知礼大
           师(960-1028)对智者的学说又加以发扬光大。 因而使得广大信众从原来的
           遇到各种灾难即乞求观音菩萨救助的称名救难型的观音信仰,转而理解众生

           的善根与菩萨的慈悲,感应道交,始能获得更大的效应。 从而进入智慧解脱型
           的观音信仰形态。


                             一、智者大师对观音信仰的弘扬


                智者大师对观音信仰的弘扬,主要表现在他对《普门品》的理论研究以及

           首创了实践的修持方法。

                (一)对《普门品》的理论研究

                智者大师在弘扬《法华经》的同时,尤其注重对《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研

           究,并到处弘宣。 流传至今的有《观音玄义》和《观音义疏》2 书。
                《观音玄义》凡 2 卷,智者大师述,门人灌顶记。 又称《别行玄义》 《别行

           玄》《观音玄》《观音经玄义》。 收于《大正藏》第 34 册。 为天台宗五小部之一。
           此书阐释《法华经》卷 7《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玄义,根据智者在《法华经玄
           义》中所立释名、出体、明宗、辨用、教相等五重玄义之分科,设通、别二释,就
           《普门品》之大纲及“观世音普门”5 字作精细的解释。 为现存《普门品》注释




    ❙288❙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