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4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314

有分齐故;二、理法界。 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 具
           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 一切分齐万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

           无尽故。” 他认为,法界是一切众生身心的本性。 “万有即是一心”,可用天台
                    ①
           宗说的“性具三千”的义理去解释,法是轨则,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

           是分义,因为它随事分别;若约理说界,即是性义,因为诸法性不能变易之故。
           性、分两者互相交络,则成理无碍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则成事事法界。
           这是从天台宗十法界的说法中受到启发,再从横的方面提出四法界圆通它。
                关于华严宗的判教方面,澄观在五台山研究了华严三祖法藏撰的《五教
           章》,认为华严宗的五教说,与天台宗的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大同小异,不过

           在天台化法四教的基础上,加一顿教而已。 他在《华严经疏》卷 2 中说:
                    陈、隋二代,天台智者承南岳思大师立四教云:一、三藏教。 此教

                明因缘生灭、四真谛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萨。 二、通教。 通者,同也,
                三乘同禀故。 此教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是摩诃衍之初门,正
                为菩萨,旁通二乘。 ……三、别教。 别即不共,不共二乘人说故。 此
                教正明因缘假名,无量四真谛理。 的化菩萨,不涉二乘。 故声闻在

                座,如聋如盲,不名不共。 ……四、圆教。 以不偏不别,但化最上利根
                之人,故名为圆……又此四教,不局定一部。 一部之中,容有多故。
                又更以四种化仪收之,谓顿、渐、秘密、不定。 ……又此( 指华严五
                教)大同天台,但合别圆,加一乘耳。                ②

                澄观所作的《华严经疏》,像这一类引述天台宗义理阐释华严的例子很
           多。 贞元年间,他的《华严经疏》写成,“并州节度使马遂,代州都督朝光,各遣

           使赍供施至山,令请疏主,讲其新疏。 每日可谓座列千僧,聆听妙典。 所出学
           徒,前后计及千数” 。 可以说,澄观在五台山讲述《华严经》新疏,对于天台义
                             ③
           理的弘扬,是从不同的角度,起了不少作用的。
                总而言之,法照在五台山虽然是修净土,但他是参照天台宗的法华三昧和

           《摩诃止观》中的道理指导信众修持的;澄观在五台山虽然是疏《华严》,但他
           也是参照或引用天台宗的义理去疏释的。 因此,他们的修持和宣讲,表面上虽
           然是净土和华严,但实质上却扩大了天台宗在五台山的影响。 这一点,是我们
                                                                                       第
                                                                                       四
           研究五台山天台宗的发展不应忽视的。
                                                                                       辑

                                                                                       台
               ①  见《大正藏》第 45 册,第 684 页。                                                典
               ②  见《大正藏》第 35 册,第 512 页。                                                考
                                                                                       析
               ③  《广清凉传》卷下,载《大正藏》第 51 册。
                                                                                     ❙307❙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