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9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309
就有不少著名的高僧在这里栖隐。 唐高宗咸亨二年(671),玉泉寺高僧弘景,
“从西京往彼礼拜,承道厥心” 。 据说他曾“诵《法华》,蒙普贤示身证明,天童
①
②
朱 奉侍左右” 。 法相宗初祖窥基(632-682),曾奉勅为玄奘弟子,参与译经,名
封
鳌 望极大。 他也曾“于三藏大师(玄奘)终后数年,来游五台山,礼文殊菩萨,于
天
③
台 花(华)严寺西院安止” 。 他曾作《法华经疏》,自称“已采众经要行理,略赞
集
④
· 一乘真法义。 行言契实施群生,愿共速成无上果” 。 当然,他是根据唯识中
第
二 道的观点来注释《法华经》的,与天台宗的看法并不完全一样。 上述高僧的到
册
来,虽对五台山僧众修学《法华经》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天台宗的弘传影响不
大。 天台宗真正传入五台山,是在唐玄宗开元时期。
(1)受疏与建法华寺
据唐代文学家李邕《五台山清凉寺碑》 记载:唐玄宗开元时,杨铦曾奉命
⑤
写“般若四教、天台论疏二千卷”给五台山清凉寺。 从此,僧人们有了学习天
台宗教义的机会。 开元四年(716) 六月,高僧神英来到五台山“瞻礼文殊大
圣,兼访遗踪”,有一段神奇的经历,《广清凉传》是这样记载的:
释神英,俗姓韩氏,本沧州人也。 龆年悟道,早岁从师,讽诵精
勤,日夜匪懈。 ……远诣南岳,参神会和尚。 他日谓英曰:“汝于五台
山有大因缘,速须北行,瞻礼文殊大圣,兼访遗踪。”既承师教,策励忘
倦。 以唐开元四年夏六月中旬到山,愿礼大圣,止华严王院。 尝一日
斋后独游西林。 忽睹精舍,额题“法华之院”。 神英直入巡礼。 俄见
多宝佛塔,一座四门,玉石形像,细妙光莹,神工罕及。 次后有护国神
王楼五间,上有玉石文殊、普贤像并及部从。 前三门一十三间,里门
两掖,有行官道场,亦有文殊、普贤部从。 三门外是五台山十寺血脉
图。 巡礼既毕,神英欲出院门,复见众僧,姿态神异。 心疑化境,遂出
东行。 约三十步间,闻声,回首视之,略无所见。 神英乃悲泣久之曰:
“此必大圣所化,于我此地有大因缘!”即于化院之地,结庵而止。 发
大誓愿:“我当如化院建置伽蓝!” ⑥
传中称神英在游西林时,忽然看到化境法华院和多宝塔等,认为这是大圣
① 《古清凉传》卷下“弘景”条。 载《大正藏》第 51 册。
② (宋)志磐:《佛祖统纪》卷 10《弘景传》。
③ 《广清凉寺》卷下“窥基”条。 载《大正藏》第 51 册。
④ 《法华传记》卷 3《唐大慈恩寺释窥基》。
⑤ 载《全唐文》卷 264。
⑥ 《广清凉传》卷中《神英》。 载《大正藏》第 51 册。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