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0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310

指点,表明他与五台有大因缘,于是决心建法华院。 传中还记载他:“居之岁
           余,归依者众。 遂募良匠,营构不酬工直,所需随缘。 远自易州,千里求采玉

           石,制造尊像,罢琢精绝,功妙入神。 壁画多是吴道子之真迹。 院成工毕,费盈
           百万,题号法华之院。”从“营构不酬工直,所需随缘”,而且,千里求采玉石,制

           造佛像,雕琢精妙入神,壁画还用吴道子的真迹,以至“院成工毕,费盈百万”
           等等记载来看,说明神英建法华院是得到了大批信徒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
                神英说看到化境“法华院”,也许是确有其事,也许是由于他对《法华经》
           的虔诚念诵而形成的“异觉”。 因为当时《法华经》盛传天下,僧俗间到处流传
           着读诵、书写和供养《法华经》的功德。 这从唐代惠详所作的《弘赞法华传》和
           僧详所作的《法华传记》中可以看出。 这些书中,都记载着读念《法华经》的异

           遇。 而《法华经》的《序品》和《劝发品》中也有关于文殊、普贤的记载,是与五
           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的事相联的。 神英建造了法华院,庄严了五台山的文殊菩
           萨道场,显然也与盛行宣说《法华经》的时代风气相符合的。 法华院建成后,
           神英即任住持。 传记中说他“早通禅定,兼明经论”,在五台也开讲《法华》诸

           经。
                (2)天台宗九祖湛然的莅临
                五台山天台宗真正兴起,是在天台宗九祖湛然大师来到五台山以后。 湛
           然(711-782),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 开元十八年(730),受学于玄朗大























                                                                                       第
                                                                                       四
                                   湛然在五台山(见《释氏源流图》)
                                                                                       辑

                                                                                       台
           师。 朗知为道器,诲以所传天台教观之旨。 天宝七载(748),投宜兴净乐寺出                                      典
                                                                                       考
           家,后又学律。 天宝十三载(754),玄朗圆寂。 湛然深感台宗不振,“自唐以                                      析


                                                                                     ❙303❙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