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113

止观与坐禅中病患的对治                               ①





                学佛者也应当懂得养生,这是人所共知的。 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

           (538-598)一生代佛宣教,引导弟子们刻苦修持,直趋佛果。 但大师考虑到从
           众生到成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者在坐禅修持的过程中,若用心失所,难免
           会有病患。 正如他在《童蒙止观》中说:“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

           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则四百四病因之而生。 是故若自行化他,应当善
           识病源,善知坐中内心治病方法,一旦动病,非唯行道有障,则大命虑失。” 在

           《摩诃止观》的《观病患境》中,他更详细讲述了坐禅中可能发生的病患和对治
           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他大慈大悲之心。 他的讲述,至今对我们每一位修学者在

           修持方面,仍很有实用价值。


                                   坐禅中为什么会得病



                佛家认为,人之身体与世间万物一样,均由地、水、火、风等四大和合而成,
           《圆觉经》中解释“四大”是:(1)地大,地以坚碍为性,如人身上的发毛、牙齿、
           皮肉、筋骨等;(2)水大,水以润湿为性,如人身上的唾涕、脓血、津液、痰泪、大

           小便等;(3)火大,火以燥热为性,如人身中的暖气等;(4) 风大,风以转动为

           性,如人身中的出入息及身动转等。 四大有合必有散,故有生、老、病、死之苦。
           在未成佛之前,血肉之躯,难免会有病患。 正如智者所说:“夫有身即是病,四
           蛇(四大)异性,水火相违,鸱枭共栖,蠎鼠同穴;毒器重担,诸苦之薮。 四国为
                                                                                       第
           邻,更互侵毁。 力均则暂和,乘虚则吞并。 四大休否,此喻可知。 诸佛问讯法
                                                                                       六
           云:‘少病少恼,佛同人法’。” 智者在《摩诃止观》中把坐禅中的病起因缘分为                                       辑
                                      ②

                                                                                       天
                                                                                       台
               ①  本文刊于 2001 年 4 月《上海佛教》(第 2 期),题为《调息、止观与治病》。                           修
                                                                                       持
               ②  《摩诃止观》卷 8《观病患境》。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