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114
6 个方面,但主要是 3 方面原因:
第一,四大不顺。 他说:
朱
封 四大不顺者:行役无时,强健担负,裳触寒热,外热助火,火强破
鳌
天 水,是增火病。 外寒助水,水增寒火,是为水病。 外风助气,气吹火,
台
集 火动水,是为风病。 或三大增害于地,名为分病;或身分增害三大,亦
·
第 是等分属地病。 此四既动,众恼竞生。
三
册
人体既由“四大”组成,四大不顺(或称四大不调),必令人体感到不适:若
地大增加,则身体沉重;水大积聚过多,则常有唾涕;火大旺盛,则头胸壮热;风
大竄动,则气息冲击。 智者总结四大不顺的原因:一是劳役过度,受了寒热,外
热助火,火破水,遂成火病;二是外寒助水,水增寒火,遂成水病;三是外风助
气,气吹火,火动水,遂成风病;四是火、水、风三大俱旺而害地,或地旺而害三
大,这都属于地病。 由于四大不顺,故各种病害随之产生。
智者大师还精通阴阳五行之说,懂得大千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者
的运行和变化构成。 人身以五脏为主体,外应五方、五时、五气,内系五体、五
官等生命活动。 人体由于未与周围环境统一,“外寒”“外热”入侵,因而产生
疾病。 同时,五行还有“相生”“相克”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 智者说的“热助
火,火强破水”和“寒助水,水增害火”等等,就是表明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作
用。 由于四大之间不能平衡,故疾病也随之而来。
第二,饮食不节。 他说:
饮食不节,亦能作病。 如姜、桂辛物增火,蔗、蜜甘冷增水,梨增
风,膏腻增地;胡瓜为热病而作因缘。 即是吃不安之食。
食者须别其性。 若食食已,入腹消化,粗者为粪、尿,细者融销,
从腰三孔,溜入四肢。 清变为血,润泽一身,如尘得水;若身血不充,
枯癖焦减。 浊者变为脂膏,故诸根减而成垢,新诸根凝而成肉。
又,身火在下,消生脏,令饮食化溜,通遍一身。 世谚云:“欲得老
寿,常温足露首。”若身火在上,又吃不安身物,则有病恼。
次食五味增损五脏者:酸味增肝而损脾,苦味增心而损肺,辛味
增肺而损肝,咸味增肾而损心,甜味增脾而损肾。 若知五脏有妨,宜
禁其损,而吃其增,以意斟酌。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