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152
在明年三月桓武天皇忌日于比睿山“为菩萨沙弥授菩萨大戒,亦为菩萨僧”。
嵯峨天皇将奏疏等移僧纲审议,立即了引起奈良七大寺的抗议和代表奈良佛
朱 教势力的僧纲的反对。 以大僧都护命(法相宗僧)为首的僧纲 7 人,上疏弹劾
封
鳌 最澄,声称日本国的佛教从唐代传来已久,“入唐学生道照、道慈等,往逢明师,
天
台 学行拔萃,天竺菩提,唐朝鉴真等,感德归化,传通遗教,如是人等,德高于时,
集
· 都无异议;而僧最澄,未见唐都,只在边州,即便还来,今私造式,辄以奉献,其
第
三
①
册 文浅漏,事理不详,非紊乱法门,兼复违令条” 。 他们还要求天皇能出面阴
止,使“玉石异贯,清浊分流”。
针对僧纲和奈良佛僧的质难,最澄于弘仁十一年(820)二月著《显戒论》3
卷及表文奏上。 《显戒论》中详细引证佛经,列举中国佛教事例,对各种质难
进行驳斥。 有时,他还给那些傲慢而无知的僧纲灌输新的知识。 例如,《显戒
论》引《山家学生式》中说:“凡佛戒有二:一者大乘大僧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以
为大僧戒);二者小乘大僧戒(二百五十戒以为大僧戒)。”由于日本鉴真传戒
律以来,均持小乘戒。 僧纲从未听说过大乘戒的情况,故反问:“今云十重四十
八轻戒以为大乘大僧戒者,何经所说?”最澄只好耐心给予解释,说:
十重四十八戒以为大乘大僧戒者,《 梵网经》 所说。 故天宫师
云:据《梵网》大本,合有凡发大心,禀菩萨戒,并名出家菩萨。 当知
十重四十八轻戒以为出家大僧戒也。
《梵网经》,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是卢舍那佛说四十
法门,并说明菩萨修道的阶位及应受持的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的戒相。 此经
被视为大乘律的第一经典。 而自认为受名师训诲“学行拔萃” 而目空一切的
僧纲,竟从未见过。 真是气势汹汹而又无知。
《梵网经》是主张无出家、在家的区别,而主张众生依照共通之戒,并以佛
性的自觉为其特色的。 因此,当僧纲得知“十重四十八轻戒,此通出家在家”
后,认为这是乱了僧界纲纪,斥责道:“若受此戒以为大僧者,其奴婢等,亦可为
僧” 。 最澄引申经义,主为奴婢皆可受大乘戒为僧,在教团内只是依受戒先
②
后而排位次;“当知出家在家,虽通受戒,而僧不僧有别,亦是分不同:奴婢出
① 《显戒论》卷上引。
② 《显戒论》卷中引。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