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156

年,838),他与最澄的另一弟子圆载随遣唐使入唐求法。 圆载的身份是“留学

           僧”,而他的身份则是“请益僧”(也称“还学僧”)。 入唐后他们一道住扬州开
      朱    元寺。 他曾三四次奏请往天台山求法事,均被拒绝。 直到开成四年(839) 二
      封
      鳌    月,唐朝皇帝的敕报始称:“(日本)使者等归国之日近。 自扬州至台州,路程
      天
      台
      集    遥远,僧到求归期,计不得逢使等解缆之日,何以可得归本国? 仍不许向台州。
      ·
                                                                ①
      第    但其留学僧一人,许向台州。 五年之内,宜终给衣粮者。” 因为“请益僧”是入
      三
      册    唐巡礼进修的僧人,在唐土停留居住的时间只能在一年左右,而“留学僧” 则
           属正式留学生,一般可住 5 年时间。 因此,圆仁归期已近,不许远去天台山,而

           留学僧圆载能去天台山,并按留学僧的待遇,发给 5 年衣粮。 日本朝贡大使

                                                                    ②
           “对见之日复奏,敕全不许。 后复重奏,遂不被许,此愧怅者” 。
                圆仁不甘心与日本遣唐使一起回国,在楚州(今江苏淮安),便“与新罗译
           语金正南共谋,到密州界留住人家,朝贡船发,隐居山里,便向天台,兼往长
           安” 。 同年四月五日,日本朝贡船过海,圆仁带领弟子惟正、惟晓及水手丁友
               ③
           满下船,留住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 东海县东海山。 此后,他途经山东文
           登县,巡游五台山,从当时天台宗高僧志远、文鉴等人学习《摩诃止观》《法华

           玄义》等,并书写天台宗著述 27 卷。 据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1-2 载,

           当时五台山大华严寺是天台宗重要道场之一,寺中除志远、文鉴外,还有玄亮、
           洪基、法坚等,均是志远的门下,在此听他们讲述天台义理的僧常有 40 多人。
           圆仁和志远等中、日僧人都是天台宗人,相见时甚为喜悦。 志远“便问日本天

           台兴隆之事”,圆仁粗陈南岳大师重生日本之事,大家欢喜不已。 志远座主
           “听说南岳大师生日本弘法之事极喜”。 圆仁又“入般若院礼文鉴座主,天台

           宗曾讲《止观》数遍,兼画天台大师影,长供养。 语话慰问甚殷勤”(卷 2)。 这
           座“大花华寺十五院僧,皆以远座主为其首座。 不受施利,日唯一食,六时礼忏

                                                                       ④
           不阙,常修法华三昧,一心三观为其心腑,寺内老僧宿尽致敬重” 。
                唐开成五年(840)五月十七日,圆仁将日本延历寺众僧提出的疑难问题
           30 条呈上志远和尚,请求给予决释。 志远说:“见说天台山已决此疑,不合更





               ①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1。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1。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