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93
田村芳朗先生认为:“后世出现了种种形态的法华信仰者,其中一个就是
宇宙实相之信仰。 宫泽贤治和尾崎秀实可以说就是属于这一形态。 很奇怪的
是可以看出此中有天台的绝对观在活动。 这就是接触广大无边的宇宙之实
相,浸于永恒、无限的绝对之境地。 而且正如天台的绝对观那样,透过对有限、
相对的人生之实存的凝视,真的能够抓到绝对的世界。 因此,他们的绝对观不
是仅止于观念、梦想,而是体验性的、充实的东西。” ①
田村芳朗先生所说的“天台的绝对观”,能够“透过对有限、相对的人生之
实存的凝视,真的能够抓到绝对的世界”,指的就是圆顿止观。 圆顿止观又称
绝待止观,即绝弃种种对待相的止观。 修持这种止观,能即现象的对待相而不
囿于此对待相,而入绝对之域。 因此,对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来说,一定
能产生巨大的作用。
举例来说吧,一个能经常修持这种止观的人,倘若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
他绝不会烦恼。 他会懂得,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能纯熟。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容一番横逆,增一番气度;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
学一分退让,得一分便宜;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他能懂得,气度宽宏的
人,无论遭遇到的命运为善为恶,皆能适度以应之。 成功不以为喜,失败不以
为悲,外界的毁誉褒贬,毫不介怀,只是为所当为,为所可为而已。 他更懂得作
善降福,作不善降殃。 善人前恶先熟,不能先报其善;恶人前善先熟,不能先报
其恶。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他能悉心去修绝待止观,使
这一切的一切,都尽行泯灭,不留芥蒂。 这“绝待止观”又是怎样的呢? 《摩诃
止观》说:“绝待止观者,绝横竖诸待,绝诸思议,绝诸烦恼、诸业、诸果,绝诸
教、观、证等。 悉皆不生,故名为止,止亦不可得。 观冥如境,境既寂灭清净,尚
无清净,何得有观? 止观尚无,何得待不止观说于止观,待于止观说不止观,待
止不止说非止非不止? 故知止不止皆不可得,非止非不止亦不可得。” 这样
②
一来,自然心地平静,得意不喜,失意不瞋,得意失意不动心。 能对出世间
法———了生死苦,予众生乐,圆成佛道彻底的积极;对世间五欲———财色名食
第
睡,彻底的消极(但并非所谓“看破红尘,消极避世”)。 这乃是天台佛法说明 六
辑
了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义和道德行为的轨则,教导我们怎样止恶行善,离苦
天
台
① 《天台思想·天台法华之哲理》第 169 页。 修
持
② 《大正藏》卷 46 第 22 页。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