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94

得乐,弃假求真。
                这样的人,到了生命的最后,他就会觉察到:人生短暂,一如轻烟与飞雾。
      朱    有的人追求爱欲荣华,过着愚痴烦恼的生活,是极其卑微的;有的人断欲知足,
      封
      鳌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勤奋工作,过着心净清凉的日子,这是十分崇高的。 崇高
      天
      台    与卑微,全在感情的一念取舍。 人生虽短暂,宇宙却是永恒的。 人一死,如同
      集
      ·    微尘归于宇宙,滴水归于大海,是很自然的事,正如晋代诗人陶渊明所说:“死
      第
      三
      册    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 因此,死是毫不足惧的。 天台宗的绝待观(圆顿止
           观)就是阐述这一义理,使人感到无生死存亡的分别,即所谓“实相”。 智者认

           为:用圆顿止观来观照人生实相,即是用一心双观双照无明与法性,观其无明
           即法性,以成就不思议境界,由此而显出最后的圆融形式:烦恼即菩提,生死即
           涅槃。 “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 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

           别法。 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 初后无二无别,是名圆顿止观。” 这样
                                                                              ①
           看破、随缘、放下,就能使人彻底破除对死的恐惧,教育和鼓舞着人们改过从

           善,奋发向上,从痛苦转为安乐,由迷茫走向光明。






































               ①  《摩诃止观》卷一,《大正藏》卷 46 第 1 页。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