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98
以中道实相为修行的根本观境。
朱 半行半坐三昧
封
鳌
天
台 半行半坐三昧,分方等三昧和法华三昧两种。
集
· 智者《摩诃止观》介绍方等三昧的修持方法是:
第
三
册 若欲修习,神明为证。 先求梦王:若得见一,是许忏悔。 于闲静
处,庄严道场,香泥涂地,及室内外,作圆坛彩画,悬五色幅,烧海岸
香,燃灯,敷高座,请二十四尊像,多亦无妨。 设肴馔,尽心力。 须新
净衣鞋履,无新浣故。 出入著脱,无令参杂。 七日长斋,日三时洗浴。
初日供养僧,随意多少。 别请一明了内外律者为师,受二十四戒,及
陀罗尼咒,对师说罪。 要用月八日、十五日。 当以七日为一期,决不
可减。 若能更进,随意堪任。 十人已还,不得出此。 俗人亦许,须办
单缝三衣,备佛法式也。
口说默者,预诵经陀罗尼咒,一篇便利。 于初日分,异口同音,三
遍召请三宝十佛,方等父母,十法王子。 召请法,在《国清百录》 中。
请竟,烧香运念,三业供养。 供养讫,礼前所请三宝。 礼竟,以志诚
心,悲泣雨泪,陈悔罪咎竟,起旋百二十匝,一旋一咒,不迟不疾,不高
不下。 旋咒竟,礼十方佛、方等、十法王子。 如是作已,欲坐思维。 思
维迄,起旋咒。 旋咒竟,更却坐思维。 周而复始,终竟七日。 其法如
是,从第二时,略召请,余悉如常。
意止观者,经令思维,思维“摩诃袒持陀罗尼”,翻为“大秘要,遮
恶持善”。 秘要只是实相、中道、正空。 ①
方等三昧是依据《大方等陀罗尼经》而立的密教念咒之法。 它与前面说的常
坐、常行两种以坐禅念佛为重点的三昧内容不同,强调“受二十四戒及陀罗尼
咒”,反复旋咒思维,行坐交替。 思想上则静修实相观法与历事观法。 实相现
法是观实相道的正空,一空一切空为旨趣。 也就是明白自己从真实中来。 真
实者寂灭相,寂灭相者无有所求。 求者亦空,一切虚空分果,亦得皆空。 历事
① 《摩诃止观》卷 2。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