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97

智者《摩诃止观》介绍常行三昧的修持方法是:
                    身开常行,行此法地,避恶知识,及痴人、亲属乡里,常独处止。

                不得希望他人,所有求索;常乞食,不受别请。 严饰道场,备诸供具、
                香肴、甘果,盥洗其身,左右出入,改换衣服。 惟专行旋,九十日为一

                期。 须明师,善内外律,能开除妨碍。 于所闻三昧处,如视世尊,不嫌
                不恚,不见短长。 当割肌供养师,况复余耶? 承事师,如仆奉大家。
                若于师生恶,求是三昧,终难得。 须外护,如母养子;须同行,如共涉

                险。 须期担愿;使我筋骨枯朽,学是三昧不得,终不休息! 起大信,无
                能坏者;起大精进,无能及者;所入智,无能逮者。 常与善师从事,终

                竟三月,不得念世间想欲,如弹指顷;三月终竟,不得卧出,如弹指顷;
                终竟三月行,不得休息,除坐食。 左右为人说经,不得希望衣食。 《婆

                沙》云:亲近善知识,精通无懈怠,智慧甚坚劳,信力无妄动。
                    口说默者,九十日身常行,无休息。 九十日口常念阿弥陀佛名,

                无休息。 九十日心常念阿弥陀佛,无休息。 或唱念俱运,或先念后
                唱,或先唱后念,唱念相继,无休息时。 若唱弥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
                等。 但专以弥陀为法门王。 举要言之,步步声声念念惟在阿弥陀佛。

                    意论止观者,念西方阿弥陀佛,去此十万亿佛刹,在宝地宝池宝
                树宝堂,众菩萨中央坐;说经三月,常念佛。 云何念? 念三十二相,从

                足下千辐轮相,一一逆缘念诸相,乃至无见顶;亦应从顶相顺缘,乃至
                千辐轮,令我亦逮是相。           ①


           常行三昧在身、口、意方面的具体做法是:身:专心绕旋行道,每日常行不息。
           学释迦在修证佛道过程中的精讲不退精神,在未得到无生忍之前,不畏恶因

           缘,为成佛道,即使舍弃身命也在所不惜。 口:每日常念佛不息。 或先念后唱,
           或先唱后念,或唱念俱运,无休息时。 意:观念佛陀的三十二相,以修空、假、中
           三观为旨趣,观想自己亦具有佛的相好。 修此三昧时,若见“佛立”现前,应即

           以空、假、中三观破之。 智者在《摩诃止观》中说:“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 不                                      第
                                                                                       六
           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为什么呢? 因为若说心得,则佛本无心;若说色                                        辑

           得,则佛本无色。 不能用身口得佛,不能用智慧得佛,一切法本无所有。 应当                                        天
                                                                                       台
                                                                                       修
                                                                                       持
               ①  《摩诃止观》卷 2。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