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96

脊端直,不动不摇,不萎不倚,以坐自誓,肋不拄床,况复尸卧? 游戏

                住立,除经行、食、便利。 随一佛方面,端坐正向。 时时相续,无须臾
      朱         废。 所开者:专坐;所遮者:勿犯。 不欺佛,不负心,不诳众生。
      封
      鳌             口说默者,若坐疲极,或疾病所困,或睡盖所覆,内外障侵,夺正
      天
      台         念心,不能遣却,当专称一佛名字,惭愧忏悔,以命自归。 与称十方佛
      集
      ·
      第         名,功德正等。 ……
      三
      册             意止观者,端坐正念,蠲除恶觉,舍诸乱想,莫杂思维,不取相貌,
                但专系缘法界,一念法界。 系缘是止,一念是观。 信一切法,皆是佛

                法,无前无后,无复际畔,无知者,无说者。 若无知无说,则非有非无,
                非知者非不知者。 离此二边,住无所住。 如诸佛住,安处寂灭法界。                              ①

                开遮,即开与遮。 开,许可之意;遮,禁止之意。 在戒律中,有些事开许,有

           些事遮止。 说默,指念诵或禅定。 具体的做法是:身,居于静室,结跏正坐,项
           背端坐,不动不摇,不萎不倚,“以坐自誓,肋不拄床”,终日如此。 口,通常是

           缄默不语,一心禅定,但当疲劳之极,或疾病侵困,或睡盖侵入时,则可专念一
           佛号,专心一意,以防内外障侵夺正念心。 意,端坐正念,驱除恶觉,舍诸乱想,
           心意集中观照,专系缘法界,一念法界,谛审中道法界之理,了达迷悟不二、凡

           圣一如的境界。 系缘即是止,一念即是观。 无前无后,无有际畔,无知者无说

           者,非知者非不知者。 使心意离此二边,住无所住,安处寂灭法界。
                常坐三昧以九十日为一期限。 它是以绝对为对象的真如观,观众生相如
           诸佛相,众生界量如诸佛界量。 以此观法界理,来体解己心,达到证三谛三观

           的妙境。


                                          常行三昧



                常行三昧,又称般舟三昧、佛立三昧。 智者说:“此法出《般舟三昧经》,翻
           为‘佛立’。 ‘佛立’三义: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 能于定
           中见十方现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观星。 见十方佛,亦如是多,故名‘佛

           立三昧’。”     ②



               ①  《摩诃止观》卷 2。
               ②  《摩诃止观》卷 2。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