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9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249
的神话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以及后人根据宋代“吕洞宾三戏白牡丹”故
事牵强附会编成的神话剧《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等等。 于是,吕洞宾便从人变
成仙和神了。
吕洞宾居天台福圣观时,曾与一个姓黄的秀才交往甚深。 《全唐诗》载有
他的《题桐柏山黄先生庵门》诗云:
吾有玄中极玄语,周游八极无处吐。 云輧飘泛到凝阳,一见君兮
在玄浦。 知君本是孤云客,拟话希夷生恍惚……黄秀才,黄秀才,既
修真,须且早,人间万事何时了? 贪名贪利爱金多,为他财色身衰老。
据说黄秀才也是云游名山,求访高道的。 见诗后,遂决心拜吕为师。
吕洞宾在天台时,还曾游访桃源。 他在《曾随刘阮醉桃源》诗中写道:
曾随刘阮醉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 一领布裘权且当,九天回日
却归还。 风茸袄子非为贵,狐白裘裳欲比难。 只此世间无价宝,不凭
火里试烧看。
吕洞宾还写有《七夕》诗道:
野人本是天台客,石桥南畔有旧宅。 父子生来有两口,多好歌笙
不好拍。
清康熙年间,曹寅等纂编的《全唐诗》,收有吕洞宾诗 4 卷。 《题桐柏山黄
先生庵门》《曾随刘阮醉桃源》 《七夕》 等诗,均已收入。 唯独《青藤绕地月徘
徊》一诗未收。 《天台山全志》录之,可补《全唐诗》之阙。
方瀛山居与白玉蟾
《天台山全志》卷之二云:“方瀛山由桐柏北上一峰,可五里许,上有平田
十余亩,间以陂池,前眺苍峰,后即云盖峰。”唐长庆(821-824)中,高道徐灵府
第
十
曾居此。 宋末,被尊为道教南宗五祖的白玉蟾游天台山时,亦曾在此寓居。
辑
白玉蟾(1194-1229),又名葛良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 琼州
台
(今海南岛琼州)人。 一说福建闽清人。 12 岁举童子试,谙九经,能诗赋,且长 山
旅
于书画。 因任侠杀人,亡命于武夷,改装道士,浪游华南各地。 尝自赞:“千古 游
文
蓬头跣足,一生服气餐霞。 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嘉定(1208-1224) 化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