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3 - 教育志(一)
P. 203
第四章 师资队伍
教师乃学校教育之本,教师强则学校兴。浙江省自清末创兴新学以来,随学校教育事业
的发展,师资队伍也不断壮大。加强对队伍的管理和建设,以求在数量扩展的同时,提升队伍
的素质内涵,向为各级政府的教育工作重点之一。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多种培
训、进修途径,终使全省师资队伍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学历未达合格标准问题,且已形成使
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继续教育动力机制。
第 一 节 队 伍 发 展
清末、民国时期,浙江省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人数虽呈增长之势,但总量一直甚少。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学校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师资队伍也不断壮大。至2010年,已拥有
幼儿园专任教师9.51万人,小学专任教师17. 19万人,中等学校专任教师21.34万人(其中,
初中教师12.05万人,普通高中教师6.2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3.06万人),普通高等学
校专任教师5.10万人,以及一定数量的成人初、中、高等教育师资力量。但自清末兴新学起,
浙江省的师资队伍长期存在着学历未达合格标准的问题,此种情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
步得到改变。经过20多年的努力,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多数已具备规定任职学历。至
2010年,全省教师学历合格率:幼儿园专任教师已达98.47%,小学专任教师已达99.78%,
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也已分别达到99.44%、98.54%和92.29%,普通高
等学校专任教师则有53.73%具有研究生学历。
一、幼儿园教师
(一)清末、民国时期
清末时期,浙江省仅设有公、私立蒙养院3处,有教员5人。其时,对蒙养院教员的任职
资格尚无明确规定,大多聘用稍有文化知识又能关爱儿童的中年女性为蒙养院保姆,并以杭
州女子师范学堂保姆讲习科培养的毕业生为正规教员。
民国初,蒙养院改称蒙养园,但数量仍甚少。至民国7年(1918年),全省所设公、私立蒙
养园仅有8所,教员数只有10人左右。蒙养院教员的任职资格也无明确规定,仍然与清末时
期相类。民国11年起,执行壬戌学制,蒙养园改称幼稚园,并要求以师范学校之保婴师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