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8 - 教育志(一)
P. 398
府建立了浙江省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区(市)及多数县也相继建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调配
工作人员,落实措施发展托幼事业。全省幼儿教育事业得以恢复和强化。1979年,全省已有幼
儿园3100所,比1975年增加2倍多;在园幼儿28. 34万人,比1975年增加1.7倍。
5.恢复重点学校制度
“文化大革命”中,重点学校被认为是“推行教育黑线的修正主义样板”“培养修正主义苗
子的基地”而遭批判和否定。1976年后,按照中央领导提出的“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
以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建设人才的需要”指示精神,省革委会于1978年4月批转省教
育局《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意见》,规定省、市(地)、县三级均可办重点学校,重点学校
制度得以恢复。杭州市安吉路小学、杭州市胜利小学、丽水县西溪小学被确定为省重点小学;
杭州市第二中学、杭州市学军中学、吴兴县湖州第二中学、长兴县煤山中学、宁波市第五中学、
镇海县镇海中学、绍兴县第一中学、温州市第一中学、金华县第一中学、衢州市第二中学、临海
县第一中学、定海县舟山中学、丽水县丽水中学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鄞县中学则于本年底增
补为省重点中学。各地(市)、县(市)也分别确定有本级的重点小学共316所,重点中学共
186所。全省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在校学生数分别达21.18万人和19.47万人(其中初中生
8.22万人,高中生11.25万人)。但如此层层办重点学校,也出现了力量分散、重点不重的情
况。1980年,省教育厅贯彻全国重点中学会议精神,按“量力而行、合理布局”原则对重点学
校作出调整。至1981年,全省重点小学减少为214所,在校学生17.04万人,分别为当年全
省小学校数的0.5%,在校学生数的3.7%。同时改变层层办重点中学的做法,重新确定80
所省重点中学,大体上每个县(市、区)各有1所,杭州、宁波、温州3市略多几所。并从中确定
杭州第一中学、杭州第二中学、杭州学军中学、杭州外国语学校、宁波效实中学、镇海中学、鄞
县中学、温州第一中学、瑞安中学、嘉兴第一中学、湖州中学、绍兴第一中学、金华第一中学、东
阳中学、衢州第二中学、丽水中学、临海第一中学、舟山中学共18所中学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
中学。此后,随行政区划的变动,1984年又增加11所重点中学,1987年再增加1所,至1989
年,全省共有重点中学92所,在校学生11.95万人(其中初中生3.65万人,高中生8.30万
人),分别占当年全省中学校数的2.7%,中学在校生数的7.32%。
表76-7-1-14 1966—1979年浙江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