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4 - 教育志(一)
P. 414

和演说。手技则给幼儿提供各种木片、竹签、纸张、黏土等材料,让其制作诸如房屋门户、碗壶



                                等各种生活物体形状,引导幼儿手眼并用,开发其心智意兴。外国教会举办的吴兴县湖郡女


                                学堂附设蒙养院尚设有音乐课程,教幼儿学弹钢琴。蒙养院每日保育活动开展时间一般不得



                                超过4 小时。





                                          (二) 民国时期





                                         民国初,全省蒙养园改称幼稚园。各园均遵教育部所颁《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规定,幼


                                儿保育活动的开展注意与其身心发育程度相符,不授予难以理解的内容,不使其操练过度,并



                                 “示以良善之事例,令其仿效”。一般均设有游戏、唱歌、谈话、手艺等科目。也有更细分的,如



                                 民国7年(1918年)鄞县星荫幼稚园开设的科目,分有礼仪、识字、认数、唱歌、手技、谈话、游


                                戏、体操等数项。民国2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幼稚园课程标准》,规定幼稚园设音乐、故



                                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劳作等课程。此后,全省各地幼稚园基本上按此开设课程并开



                                展保育活动,但具体实施时则常有增减修改。


                                         其时,全省幼儿保育活动虽一般均按游戏、唱歌、谈话、手艺等科目实施,但往往仅具活动



                                形式,过程则渐显呆板。浙江籍的中国近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批评当时的幼儿保育活动



                                过程为:“小孩子的一举一动差不多都要受教师的指挥,唱什么歌,玩什么游戏,讲什么故事,


                                做什么手工,都是教师的意思。到了玩积木的时候,小孩子各拿一盒积木放在桌上,教师说



                                 ‘一’,大家把手放在盒上;教师说‘二’,大家把积木倒出来;教师又说‘搭牌楼’,大家都搭


                                牌楼。”



                                         民国21年(1932年)起,浙江各地幼稚园均按教育部新颁《幼稚园课程标准》,开始实施


                                 中心制设计教学法。即根据幼儿生活经验,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教学内容,确定某一知识或任



                                务为作业中心,打破科目界限,把各项作业和活动结合起来,“做一日或两三日内作业的中心,



                                一切活动都不离乎这个中心的范围”。作业和活动则顺应儿童的个性发展,儿童可按自己的


                                兴趣自己选择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教师则是儿童活动的把舵者。其时,杭州市上城区的幼



                                稚园所实行的单元教学法,即按单元主题组织各项作业和活动,如在“认识小白兔”单元,各项



                                活动就均与小白兔有关,包括唱小白兔的歌、画小白兔的画、开展饲养小白兔的活动等,即属


                                是例。幼儿的静息与餐点也被列为课程内容,以杭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幼稚园为例,其一日



                                课程安排即包括:朝会及晨间检查,谈话(上、下午各一次),韵律活动,户外活动(上、下午各一



                                次),点心,唱歌,游戏等。每项活动15~0分钟。外国教会办的幼稚园,则另有对幼儿讲圣
                                                                                                                   2

                                经,教幼儿做祷告,唱祷告歌,读赞美诗等活动内容。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20世纪50—60年代中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省文教厅对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未做统一规定,仍沿用民国后



                                期的科目编制,一般设语言、识数、游唱、常识、故事等教养活动项目。多数幼儿园仍按中心制



                                设计教学法进行教学,也有套用小学低年级教法,以识字教学为主的。自1952年起,全省各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