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5 - 教育志(一)
P. 525
(二)视障教育的学制与课程
浙江省盲人学校创办之初,定学制为九年。要求学生修业期满后,达到盲校初中毕业文
化程度,并初步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附招的超龄班修业年限为4~6年,其学生修业期满
后,达到盲校初小或高小毕业文化程度,并掌握1门劳动技能。学校开设语文、数学、思想品
德、手工、音乐、体育、生活指导、认识初步、兴趣活动等课程。采用普通学校教材,用盲文进行
教学。在教学中通过触摸,引导学生认识实物模型、标本等教具,熟悉周围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和现象。同时加强手工课教学,以训练学生手指的灵巧性,提高其触摸定向能力和思维能力,
为以后独立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打下基础。此后增设的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班,学制均为三
年,其中职业高中所设专业为中医推拿。
(三)视障教育的学生管理
浙江省盲人学校的学生全部实行寄宿制,按每班12人编班,配有1名生活指导教师。除
寒暑假外,平时不放假,由学校安排值班人员负责管理。学生在校期间享受人民助学金,助学
金的标准及名额比例均高于同级普通学校。学校本着“教书育人,培养残而不废一代新人”的
宗旨,以培养学生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起点,注重热爱
生活、自尊自强、奋发向上教育。学校并建有学生乐队,让学生借以调节生活、陶冶情操、培养
乐观的生活态度。毕业生离校后,一般由民政部门安置于福利工厂就业,也有升入高一级学
校继续学习的。
三、智 障教育
(一)智障教育发展述略
1982年,杭州市下城区东海小学始设智障儿童辅读班。次年9月,在杭州市东健康路独
立办学,定名为健康路小学(2000年更名为杭州市健康实验学校),有4个班,49名学生,是为
浙江省第一所智障儿童教育学校。1984年,杭州市上城区也创办了一所智障儿童教育学校,
即杨绫子巷小学(1991年改名为杨绫子学校)。1987—1989年,宁波市、绍兴市、杭州市拱墅
区、诸暨市也先后创办了智障儿童教育学校。其间,全省尚有10余所普通小学曾附设过智障
儿童辅读班。至1989年,全省已有杭州市健康路小学、杭州市杨绫子巷小学、杭州市湖墅小
学、宁波市达敏学校、绍兴市育才小学、诸暨市城关镇光明小学6所单设智障小学,同时有杭
州市大狮子巷小学、杭州市上塘中心小学、杭州市九莲小学、杭州市石桥中心小学、萧山市靖
江镇中心小学、临安县横畈中心小学、海宁市儿童福利院7所学校附设有智障儿童辅读班。
此外,各地在普及小学教育过程中,也将一些轻度智障的适龄儿童吸收于普通小学随班就读。
20世纪90年代,智障儿童教育得到进一步重视,全省普通小学接收轻度智障学生随班就读
者日多;独立设置的智障儿童辅读学校(后称培智学校)也逐年有所增加,至1999年已达17
所。21世纪初,省教育厅提出“智障教育以县为主”原则,要求智障学生数量多的县要建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