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0 - 教育志(一)
P. 530
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也是实施义务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形式。主要收受17周岁
以下有一般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不适宜留在原校学习但又不够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或
刑事处罚条件的中学生,包括已被开除或自动退学后漂流在社会上的17周岁以下青少年。
1980年,浙江省始有杭州市办有1所工读学校。随之,宁波市工读学校也于次年创办,但
1984—986年曾一度停办,1987年复校,1997年起又再次停办。1998年,乐清市创办专事托
1
管失足青少年和“问题学生”的新星中学,使全省工读学校仍保持有2所。但乐清新星中学因
学校用地无着,一直辗转搬迁,借用他校校舍办学,于2006年也告停办。自此,全省工读学校
唯余杭州市1所。
(二)工读学校的教育与管理
工读学校以“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挽救失足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并掌握一定生产劳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办学宗旨。根据学生原有文化
程度和接受教育的表现,学习期限一般定为2~3年,开设课程与普通中学大体相同。学生均
实行集中食宿,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费用由其家长负担。学习期满的学生,有直接就业者,
也有继续升学学习者。
转变学生的思想为工读学校的主要任务,学校领导、班主任、各任课教师共同担负教育管
理的责任,区别不同情况,实行分层次教育管理。新生进校时,主要进行“向昨天告别”的适应
期教育,组织学习治安管理条例、刑法、民法等法律条文,使其了解工读教育的性质,消除抗教
情绪,放下包袱,下决心改过自新。在此基础上,继续施以“从今天起步”“为明天成才”的教
育,针对不同学生过去失足的主客观原因,以道德品质教育为重点,启发他们反思过去,重树
自尊、自爱、自新、自强、自立之心,不自暴自弃,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正常的人际关
系,努力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尽量减少学生的思想波动次数和波动幅度、缩短波动期为
教育中特别需要注意之处。为此,宁波市工读学校曾规定班主任每周对本班每位学生至少谈
心1次,并对学生的表现建立日评、周评、月评、学期评制度。
(三)工读学校办学形式的改革
20世纪90年代起,工读学校办学形式有所改革,开始实行校内工读和托管教育、校外工
读预备生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3个教育层次相结合的办学体制,使工读学校由单纯对违法、
轻微犯罪行为和品行偏常行为进行矫治的中心变为纳入普通教育系列,与普通教育接轨,并
为普通教育服务,集预防、矫治和研究于一体的特殊教育机构。杭州市工读学校(又称杭州城
西中学)以建设“平安校园”为抓手,建立并健全警校共建、学校社区共建和综合治理的长效机
制;以“行为细节”为切口,使转变学生思想的教育和养成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细节化、实效
化、长效化;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熏陶,提升其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以建设
“友善课堂”为载体,将游戏、活动等多种元素渗入课堂,并根据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开设
电脑、台球、篮球、足球、跆拳道、美术、围棋、钢琴、编织等多门选修课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
快乐,提升学习兴趣。工读教育遂日显其“为家庭教育服务,为普通学校教育服务,为社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