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教育志(一)
P. 71
“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一批社区学院和农村成人文化学校,城乡社区教育
普及面分别达到90%和60%以上”;“到2010年,对一些有足够财力支撑能力的教育强县
(市),可整合广播电视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函授教育等远程教育资源,举办1所为地方
服务的社区学院(不列入全国高校序列、不纳入公办高职高专建制)”的规划。2007年,省委、
省政府又颁发《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学
校、函授教育、网络教育、乡镇成人学校等作用,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逐步构建农村
终身教育体系”。2008年1月,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批准成立,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合
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体制。其主要职能为:在省教育厅领导下,开展全省社区
教育理论研究、业务指导、资源开发、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和人员培训等工作。截至2010年,
全省11个设区市均已依托市广播电视大学成立社区大学或城市大学,70多个县(市、区)或
依托县级广播电视大学,或以成人学校为基础建立县(市、区)社区学院;并以点带面,分别建
立乡镇(街道)社区学校和村(社区)教学班。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社
区教育网络在全省初步形成。
浙江省的社区教育初时大多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2003年,省政府提出:城市社区教育
要紧密结合城市建设与发展需要,把大力开展企业“双证制”教育培训、职业技术培训、再就业
培训、职工转岗培训、外来人口培训作为重点,为把浙江省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人才
保障。2005年,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开展构建学习型社会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的若
干意见》,强调社区教育是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会化教育。全省社区教育随即以“本土化、大众化、普及化”为
原则,面向社区全体居民全方位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包括技能培训、文化补习、科普教育、法制
教育、休闲保健、文化娱乐等。各地一般均设有诸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下岗再就业培训中
心、农民工培训中心、被征地农民培训基地、农业技术推广基地等适应当地需要的职业技能培
训机构;设有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教育培训中心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学习需求的教育机
构。其教育活动则因地而异、形式各殊,但均以贴近群众、生动活泼为特点,诸如“社区教育
节”“社区教育超市”“市民英语节”“外来人员学习与创业论坛”“十万家庭网上行”“读书会”
“教育文化节”“终身教育学习园地”“书香之家”“走进科学殿堂”“市民时尚ABC”“读书沙龙”
等均为受到社区市民欢迎和肯定的教育活动。
浙江教育自清末兴新学以来,已走过了100余年的发展历程。再往前追溯,则已经历了
2000余年的风风雨雨。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终于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跨越:一是全面实施
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实现了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向普及学前3年到高中段15
年教育的跨越。2010年,15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7%,其中学前3年教育入学率达到95%,高
中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5%,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也保持了大体相当的合理结
构比例。二是高等教育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并已接近跨入普及化阶段。
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5%,布局也趋于合理,形成了全省设区市“一本一专”或“一
本多专”的高等学校设置格局。全省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劳动年龄人口(16~59
岁)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2.8年。浙江教育长期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