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教育志(一)
P. 68
同年,原中央部委属院校杭州商学院、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原浙江冶金
经济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3所高校按国家规定实行“部省共建、以省为主”体制。2000年,
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1993年更名)、中国计量学院、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也随之实
行“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管理体制。
199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并提出建设高教园区的设想。
随后即相继规划建设了杭州下沙、小和山、滨江、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和宁波、温州六大高教
园区。总占地面积3.95万亩,规划校舍总建筑面积1267万平方米。至2010年,六大高教园
区已基本建成,入驻高等学校普遍拥有较大建筑规模,“袖珍大学”不复存在。
2000年,省委、省政府发布《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00—020年)》,要求继
2
续按“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进一步推进高校布局调整,盘活存量,挖掘潜力,优化
资源配置,扩大办学规模。新建、迁(扩)建和调整重组的高等学校按照大学、学院、专科学校
和职业技术学院3个层次的国家设置标准进行规划建设。起点规模为大学5000人、学院
3500人、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2000人;规划规模为大学10000人、学院8000人、专科学
校和职业技术学院5000人以上。2005年建成万人大学10所,学院20所,专科学校和职业技
术学院40 所。
经教育部批准,2000年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和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嘉兴学
院,浙江树人学院、浙江电子工业学校、浙江轻工业学校、浙江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合并组建为
新的浙江树人学院。2002年,在台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台州学院。2004年,杭州
商学院、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浙江工程学院(原浙江丝绸工学院,1999年更名)升格为大学,分
别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师范学院和原温州大学(民
办,专科层次)合并筹建新的温州大学;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宁波
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分别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丽水学院、宁波工程学院。2006
年,浙江中医学院升格,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杭州师范学院和浙江公安高等专
科学校升格,分别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浙江警察学院。2008年,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
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升格成为本科院校并更
名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浙江教育学院转制更名为浙江第二师范
学院(旋又由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林学院升格为大学并更名为浙江农林
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分别更名为衢州学
院、公安海警学院。至2010年,浙江的本科院校已增至33所,其中大学12所。原有高等专
科学校仅余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1所,连同新建的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浙江医学高等
专科学校,全省计有高等专科学校3所。
为适应高校招生规模扩大的形势,1999年7月,浙江大学与杭州市政府联合浙江电信实
业集团公司,共同创办国有民办性质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时称“二级学院”),依托浙江大学
的教学、管理、品牌优势办学,并以民办机制运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在全国首开本科层次教
育的办学体制改革先河。2003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
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独立学院”概念,并指出独立学院“专指由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