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9 - 龙港镇志2009
P. 789
第二十七篇 民 俗 - 747-
数富有家庭和城镇部分居民家里置有此物。时常见的都为陶制品。60 年代,玻璃烟灰缸
始出现,形状各异。进入 80 年代,高档次金属烟灰缸也应运而生,式样众多。有的烟缸还
装上自动装置,用手触动,烟灰、烟头自动落入底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保持屋内清洁,不吸烟者也置上美观、高雅的烟
缸,可作摆式,又为迎接贵宾(烟客)来访备用。
火 刀 清末民国初,今龙港地域上的吸烟者,点烟已有“火刀”,由铁匠锻制而成。
形状像“刀”字。 其背部呈圆柱形,内空,一头开口,可藏纸媒头。 下腹部刀状,不锋利。 引
火时备一块“火石”,左手抓住火石。并夹带纸媒头(须有燃后之余屑),右手捏住“火刀”,
用“火刀”狠狠往“火石”上击打,火星飞溅而出,当火星落到纸媒的余屑上时,纸媒即着
火,点烟过程也即完成。
火 柴 又名“自来火”,式样为长方型盒子,一般为 15 平方厘米大小,外壳狭窄立
面上涂上磷,供火柴头磨擦着火用,正面贴上各种图案的商标;内层为一小抽屉,装满
火柴头,头涂绿、红或黑色。 早年的火柴,不用涂磷的盒面,只要将火柴头朝石灰墙上或
石头上用力磨擦,火柴即点燃,但安全系数低。 今龙港地域上的火柴多来自温州火柴厂
制造,现上海至龙港交通方便了,上海的火柴也时有进入市场。
纸媒头(纸捻) 纸媒头,用输送的纸浆制成,这种纸有易着火特点,然后人们把纸
松松地搓成卷,专供引火用。 又称“纸捻”,用来点火吸烟,尤其是吸水烟者,要省钱,非
纸媒头莫属。
火 镜 火镜实为凸透镜,利用焦点的原理,在阳光下,将纸媒头放在地面或石块
上,用火镜照射,一会儿纸媒头即冒烟着火。
打火机 打火机在龙港镇普遍使用。 近年来,出海渔民用上高档防风打火机,免除
了刮大风时用火柴和普通打火机的疾苦了。
宗族风俗
镇辖大部分村庄,历来单姓繁衍聚居,宗族观念根深蒂固,且民情强悍,每与人争,
倾族出斗,以强凌弱,铸成历史上一连串宗族械斗惨痛史实。 小姓民众,畏而避之。 新中
国成立后,几经党和人民政府教育宣导,限建宗祠和修撰族谱,宗族械斗曾一度收敛。
20 世纪80 年代后,此风复盛。
祠 堂
后裔立牌位祭祀始祖之所,称其为祠堂。其堂一般三或五楹,台门、走廊,外筑围墙,
中有天井。 始祖神位(木主、香炉)居中,二世祖列排两侧。 一年一度奉祭祖先,俗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