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8 - 龙港镇志2009
P. 788

- 746-                             龙港镇志


                   长短烟筒,点火办法也各不相同。 短烟筒必须配以纸媒(纸捻),使用者每吸一筒,
               均需吹燃纸媒,稍吸一二口即吹气将余烟冲掉,纯属高雅品尝;长烟筒,用手点火够不
               着,打铁师傅一边拉风箱,一边将烟筒递进炉火正旺的炉膛,用口吸燃。 其他则用灯引

               燃。 无灯时,也另有办法,如钉秤师傅划燃火柴,插在烟锅上,待火柴杆燃尽到烟丝时,
               猛吸一口点燃。
                   卷烟流行后,旱烟筒渐少,以至绝迹。
                   水烟筒      吸水烟用的称水烟筒。常见的有竹制或铜制,筒中藏水,用明火点燃烟丝,

               吸时烟从水中透过,呼呼作响。 从前吸水烟者多为文人富户,喜欢用水烟筒吸烟显得高
               雅。 但龙港沿海一带渔民却独钟抽水烟,在乎水烟味重、过瘾、经济。
                   铜制水烟筒 多为白铜铸就,少数也有紫铜、黄铜铸成。 初时为外地传入。 60 年代,
               今龙港镇域有人曾大量生产,造型美观,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深受使用者欢迎。 时金华
               一带有人专程来购买,故销路遍及全省。

                   竹制水烟筒 料取于毛竹。 制作时取有节的毛竹一段,捅掉上节留下节,将车好的
               留有二孔的木板紧嵌在上节位置,在二孔位置上装上烟筒头和烟嘴(细竹管),筒中倒
               入水,即可用。

                   一般人认为抽水烟过瘾,其吸烟的姿态也是狼吞虎咽,装上烟丝,点上明火,开始
               轻轻地抽吸,轻轻吹气,尔后逐渐加力,不换气,直至把烟丝烧尽抽吸完毕,然后将烟雾
               从鼻孔里喷将出来, 活像二条白龙游向空间。 其烟从水中通过产生的声音也颇动听,
              “啵啵啵,啵啵啵,啵啵啵……”
                   民国时期,富有人家或士绅多用铜质水烟筒,渔民则用竹制水烟筒。 新中国成立

               后,便没有这个界限了,劳动人民也用铜质水烟筒。 90 年代,尤其是镇建成区内,水烟筒
               很难看到了。
                   烟 斗 多为木制品,装烟丝处呈球柱状,较粗,凹口有轧成小洞的铅(铝)皮镶入。

               吮吸处呈扁状,管为扁圆形。 表面涂漆,颜色黑、棕色都有,长有 4 寸许,用者无多,现在
               镇域上已寥寥无几。
                   烟 嘴 烟嘴用于吸卷烟。 质地有木制、有机玻璃(俗名水晶)制两种。 木制为车木
               而成,装烟的一端外方内圆,内壁镶嵌有铅、铜皮防燃,吮吸部为扁状。 水晶透明,外雕
               刻花纹,配以各种颜色,美观、高雅,为年轻人所喜爱。 60 年代到处可见。 其时卷烟一直

               为紧俏之物,用烟嘴吸卷烟不留烟屁股,可谓节约。 此外,指头不夹烟不被熏黄留污迹。
               近年来,滤嘴卷烟普遍,嫌烟嘴麻烦,烟嘴也就销声匿迹了。
                   烟盒·烟袋       吸旱烟者,必备有装旱烟的盒子,常见的有铁皮冲折而成。 也有用动
               物皮缝制的烟袋,能防过潮过燥。 旧时囿于贫困,吸烟者多为自己制作,用厚布或丝绸

               缝制成烟袋。 外表绣有花卉花鸟之类图案,精巧、雅致、实用。
                   烟 缸 烟缸又称烟灰缸,是吸烟者家庭保持清洁的必备之物。 但 50 年代,农村少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