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4 - 龙港镇志2009
P. 784

- 742-                             龙港镇志


                   花舟是龙舟的一种,舟上建有台阁,阁上坐着童男童女两对,粉面俊脸的孩子通常
               穿着古代的官帽官服,阁下便是划舟的女子,也统一穿古代女子的服装,一边唱着歌,
               一边慢悠悠地划着花舟。 与龙舟竞渡不一样的是,她们展示的是柔和、甜美。





                                                   渔 俗


                   龙港原为青龙江港口,多系渔民居住。 因长期在海上作业,故有与其息息相关的习

               俗。


                   造 船
                   造渔船很讲究,先择日子“切木”,选取“船脊”(船底正中从头到尾的纵梁)和“船梁”

              (船舱中正横梁)。 选中的船脊和船梁骨挂上红布或贴上红纸,并放鞭炮。 新船完工后,
               于涨潮时在船头钉上“船眼”,并以红纸覆盖,称“封眼”;待下水时揭去,称“启眼”;择日
              “下水”,全体伙计上船,在港澳内试航几圈。 如系木船,叫“校橹”;如机帆船,叫“试车”。
               此日满客盈门,全家设宴招待,称“顺风酒”,并以糖果分送四邻。 旧时出海时还要祭妈

               祖,祈求海上平安。


                   蒸 网
                   旧时渔网多为苎织,容易腐烂,需先经染栲,在浸入猪血(或牛血)中,最后装入一人

               高的大蒸桶,以旺火蒸至一炷香功夫后取出,便能防腐,而且入水易沉。 在蒸网过程中,
               人们只能进房,不能出房,以免将来入网的鱼又会漏网逃脱。



                   做渔福
                   渔船出海捕鱼前,渔民们先摆酒祭祀海神或陈十四娘娘和杨府爷。 此仪式亦称顺
               风酒,烧香点烛,烧金银纸箔,燃放爆竹,祈祷出海平安,举网多得鱼。 到年冬,买猪头还
               愿。



                   行 船
                   渔民出海行船,言行尤为谨慎。严禁“翻”、“到”、“沉”、“住”(重)等有关言行出现。行
               船时不能问“到了吗”,“到”“倒”谐音;水手不能翻卷裤脚;饭后忌搁箸于碗上,盘碗杯

               匙不可翻转放,因为形似翻船。 乘船者不许双脚荡出船舷外,不许头搁膝上,或以双手
               捧脚,因这姿势像哭。 不许在船上架二郎腿、吹口哨,以免招来风浪。 不许在船头小便,
               恐亵渎船神。 不许跨越船头。 海上渡船不能七男一女同渡,有似“八仙过海”。 对实物称
   779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