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天台山佛教史》
P. 118
会众端坐面西念佛而逝。著述有《阿弥陀经集注》。为天台宗第二十六祖。
慧林(1482-1557),号万松。受学于普智,得天台教观之旨,但他又兼
习禅宗,倡导台禅并修。为天台宗二十七祖。慧林的法嗣明得(1531-1588)
号千松,继承师志,兼习台禅。为天台宗二十八祖。与明得齐名的还有智空
和如通。
智空,号妙有,俗姓葛,云南人。住苍山,后居茶山。从万松,得悟天
台止观和禅宗直指之道,后专修净业。
如通,号易庵,自称芦江老叟,从万松学《始终心要》,弘扬天台与净土。
后赴天台国清寺,说偈而逝。
明得的弟子真觉(1537-1589),号百松,致力于天台三观十乘之学的研
究,阐释性具妙旨,曾长期居天台山定慧真身塔院讲天台教观,判《楞严》
为方等实相,着有《楞严百问》行世。为天台宗二十九祖。
直到万历年间,传灯大师来天台山,重兴高明寺,并四出讲经,弘扬台
教,名声大振。传灯的同门及弟子云集高明寺,其中主要有:传衣、传家、
正路、正时、正镐、正乐、正寂、正我、正复、正与、正迹、正胜、受教等
法师。他们同心协力,弘扬天台宗。以后,传灯又在高明寺建大宗堂,镌天
台源流图;又建小宗祠,“列一家法脉行递”。传灯还作高明寺法脉偈:“真传
正受,灵岳心宗,一乘顿观,印定古今。念起寂然,修性朗照,如是智德,
体本玄妙。因缘生法,理事即空,等明为有,中道圆融。清净普遍,感通应
常,果慧大用,实相永芳。”也就是从百松大师起(百松名真觉),共立 64
辈,称为“天台宗高明寺法系”。
三、智旭与灵峰派
智旭(1599-1655),字蕅益,俗姓钟,号八不道人。江苏吴县木渎镇人。
24 岁依德清弟子雪岭出家。32 岁拟注《梵网》,作四阄问佛。一曰宗贤首,
二曰宗天台,三曰宗慈恩,四曰自立宗。频拈得台宗阄,于是究心台部。但
不以台宗为限,故自称“私淑台宗”。崇祯四年(1631)秋,始入灵峰造西湖
寺。此后游历南北名山,从事宣讲著述。智旭曾着《四书蕅益解》,主张儒佛
一致。其佛教理论为“融宗(天台、禅教、律)归净(土)”,既以禅宗参究
归于天台教观,又以天台教观应用于念佛法门。他鉴于诸宗门户之流弊,主
张禅为佛心,教为佛语,律为佛行……不于心外别觅自心。提倡戒定慧三学
一体,摄归一念,以念佛总摄释迦一代时教。这是智旭“融宗归净”思想的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