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天台山道教史》
P. 100

安命。

                        《青华秘文》是《悟真篇》的最好注释和补充。如在谈到周天搬

                  运火候时,《悟真篇》说:“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亦如闲”,又说:

                  “漫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而张伯端在《青华秘文》中专

                  列“火候图论”一节,指出:“是炉也,是鼎也,乃进火进水之理耳,


                  水火无过一气耳。气之升也,吾以心接之,即火也;气之降也,吾以

                  静持之,即水也。”说明在周天搬运时,用意行气必须以真意驭施元气

                  而行,意动则气自有动静之机,气升则心接,气降则静待。此时若用


                  后天妄念,就大失内丹真法了。所以,《青华秘文》与《悟真篇》二书

                  应当相互参读,便于理解。

                        《青华秘文》在叙述修丹过程中的人体变化时,以人身中医脏腑

                  生理理论为基础,并融合了八卦河图等学说,使学炼者练功时能有切

                  实的凭藉。玄关一窍,学者莫衷一是。张伯端解释说:“绵绵若存之顷,


                  脾气与胃气相接而归于心缕,肺气伏心气而通于鼻,是气也皆静定之

                  余,元气周流,自东而西,自南而北之气也。西南乃气之会也,气合

                  而归于此,却自夹脊直透上、中丹田,而降于肾腑……气降于此,阳


                  气与精气上冲与此气相接于一,则周围鼎器之外,日用之则日增经营

                  之力,故鄞鄂之成肇也。忽然有一物超然而出……即玄关一窍也。”用

                  练功时的脏腑生理变化来说明,给人颇有启发。

                        《青华秘文》具体谈到修炼内丹的各个环节。认为清修筑基的首

                  要方法是入静,因为“心静则神全,神全则性现”。人静不仅是内丹修


                  命的要法,也是修性的基础。入静的方法就是收心、存心和内视,对

                  于这些,张伯端都作了较为具体的描述,如收心的口诀是:“但于一念

                  妄生之际,思平日心不得静者,此为梗耳,急舍之。久久纯熟。夫妄


                  念莫大于喜怒,怒里回思则不怒,喜中知抑则不喜,种种皆然,久而


                                                           100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