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天台山道教史》
P. 99

最后,写内炼成功:“夫妇交会时,洞房云雨作。一载生个儿,个

                  个会骑鹤。”夫妇,喻真铅真汞。洞房云雨,喻铅汞在丹田交合。儿,

                  喻金丹。道家认为炼神还虚时可从泥丸宫出阳神,跨鹤行空,神游宇

                  宙。

                        3.《青华秘文》的主要思想


                        《青华秘文》的全称是《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张伯

                  端撰,门人王邦叔辑录 3 卷,收入《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编首有表

                  奏,自称以青华真人授内炼丹诀撰为图论,直泄金丹秘旨,全书分 24


                  节,有图有论说;有诗有口诀,叙述内丹理论和功法,较《悟真篇》

                  内容更为明朗。大略以精气神为纲,强调用元精元气元神为金丹大药,

                  以元神为炼丹主宰;又谓心为神之舍,为性命所系,故学道先须了心

                  见性,认识真心元神之性,去除欲神气质之性,气质之性尽而本元之

                  性始见。了心见性之道唯在于静,收视反听,心静神定,静极生动,


                  自然气服其窍。

                        《青华秘文》对道家先命后性的内丹炼法披露最为分明。张氏认

                  为“先性固难,先命则有下手处,譬如万里虽远有路耳,先性则如水


                  中捉月。”他还指出:“方其始也,以命取性,性全矣,又以性安命,

                  此是性命大机括处,所谓双修者,此之谓也。”“以命取性”,指从传统

                  内丹的命功人手修炼,由守窍闭息而渐人静定,达“恍惚杳冥”。初见

                  元性,其时自觉“性之初见如星大,圆陀陀,光烁烁。”如星云光点在

                  眉间晃动,谓之“一阳生”。至“三阳生”时,元性尽见,其时自觉“光


                  不在内,不在外,但觉此身如在空虚,亦无身,亦无虚空,亦无日,

                  亦无月。”进入恍惚“忘我”的定境,这就是内丹学中的“见性”。因

                  其由修命得来,故日以命取性。其后性又渐归于命,至一阴生、二阴


                  生、三阴生,“三阴者,乃性尽归于命也,性之全体见”。即所谓以性


                                                           99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