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天台山道教史》
P. 97

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无异无同无有

                  无,难取难舍难听望。内外圆通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

                  大干界,一个身心万个同。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

                  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及迦叶。”

                        2.《金丹四百字》的主要思想


                        《金丹四百字》,一卷,收入《道藏》太玄部。《修真十书》卷六

                  亦收录此篇,文字与《道藏》本略有出入。本篇前有作者自序,正文

                  为五言诗歌,共 400 字。序文及歌诀皆述内丹法要,其旨趣与张伯端


                  所撰《悟真篇》相同。书中称:“以火炼金,返本还源,谓之金丹。炼

                  丹之要,在于以形神契合坎离二卦,抱一守中,炼元养素,采先天混

                  元之气,攒簇五行,和合四象。使心肝脾肺肾之五气朝元,精气神之

                  三华聚顶,从而精神魂魄意坚固不漏,相与混融,化为一气,无形无

                  状,名日虚无。无中生有,产就婴儿,结成金丹。总之以元精元气元


                  神为本,而铅汞调和,水火运用,皆有斤两法度。更须知身中玄牝一

                  窍,药物、火候、沐浴、结胎、脱体,皆在于此。然此一窍之方位,

                  须赖心传口授而得知。”


                        本书文字精练,虽仅 400 字,却“包含造化之根基,贯穿阴阳之

                  骨骼,使炼丹之士,寻流而知源,舍妄以从真,不至于忘本逐末”。可

                  以说,它是内丹修炼的入门读物,历来受到丹家重视,注说颇多,主

                  要有宋代黄自如、明代彭好古、陆西星、李文烛、王一清以及清代刘

                  一明等家。


                        张伯端在《序》中指出:炼内丹乃是“返本还元”,回复先天:“以

                  身心分上下两弦,以神气别冬夏二至,以形神契坎离二卦;以东魂之

                  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是为攒簇五行;以


                  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是为和合四象;以眼不视而魂在


                                                           97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