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天台山道教史》
P. 101

日静。”收束内心,杂念如来,立加抑制,久而久之,自然念断虑绝。

                  另外筑基下手功夫还有调神、调息等等。他特别谈到“凝神”,认为神

                  为精气之主,所谓凝神,即息念而返神于心,神归于心,则性之全体

                  见。凝神时,神融于精气,精气神合而为一,阳神则能产,故金丹之

                  法不可离元神之用。


                        在此同时,张伯端还防止修道者误入歪门邪道。他在《幻丹说》

                  中指出:“有幻丹者,盖学道之士,不知正理,而妄为采取交会,故成

                  幻丹。幻丹者,未静心田,遽采一阳,故斯时也,一阳实非真阳也。


                  气非元气,乃呼吸之气也;精亦非元精,乃淫逸之精也;神亦非元神,

                  乃情欲之念也。夫人方学道便欲为仙,得非欲念乎!以欲念而交会阳

                  生,此丹之所以有也。精在肾府而若采之,升至于脐上,又无安顿处,

                  故逐气而息于气穴之右,脐通于肾之缕,与交结而止,即自日丹。既

                  自日丹矣,而精气神用便是后天底物。先天之物果安在哉?”他认为


                  这种“采取交会”法炼内丹,无异于“缘木求鱼”,学道之士应当深为

                  警惕的。





                        三、石泰与《还源篇》

                        石泰(1022-1158),字得之,号杏林,一号翠玄子,常州人。善医,

                  常以医药救人而不受其谢,唯愿植一杏树,久遂成林,故人称石杏林。

                  后遇紫阳真人张伯端,得受金丹秘诀。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

                  九载,张伯端得到刘海蟾道法时,刘就对他说:“异日有为汝脱缠解锁


                  者,当以此道授之,余皆不许。”后来张伯端因事得罪凤州太守,坐黥

                  (脸上刺字)发配,经邠州境,天雪与护者饮村肆,遇到石泰。经过

                  石泰的帮助,向邠州太守说情而获释。伯端深为感动,说:“此恩不报,


                  岂人也哉!况昔受记!”遂授石泰以丹法易简之语。石泰依修证道,得


                                                           101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