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天台山道教史》
P. 158
凛凛乎高并峻增,迥出羽化耶!昔记严陵祠云:‘廉顽立懦,大有功于
名教。’顾夷齐为百世之师,奚但桐江垂纶已哉!镌记岁月,以诒诸后,
或谅余心之不愧夷齐,当有闻风兴起者。”碑文刻于清隆庆六年五月。
63
明代末年,清风祠又圮,圣像再次没人茅茨中。清康熙五十九年
(1720),台州知府张联元见状,详请于桐柏观玉清殿旧址重建一祠,
崇祀二圣,旁塑司马承祯配祀。请巡抚朱可亭改题祠额为“清圣祠”,
并为拨田置祠产,春秋祭祀。康熙六十一年,张联元择举自宋至明台
州 28 位乡贤,认为他们忠、清、孝、义,足以廉顽立懦。即:徐大受、
潘时举、范理、夏鍭、鲁穆、齐汪、徐庭筠、王珏、郑华、陈选、徐
中行、陈良翰、邵口水、陈忠逸、方孝孺、卢原质、章朴、张山古、
林升、郑公智、黄叔英、杜范、郑恕、应昌士、赵时栗、卢迥、吴时
来、谢铎。连司马承祯共 29 人,特立神牌配享。东庑配祀 15 位,西
庑配祀 14 位。后再补配躬亲提举崇道观的陆游、朱熹两人。张联元亲
自为撰《清圣祠记》,勒石立碑于旁。副都统朱伦瀚题“百世兴起”匾
额。雍正十二年(1734),重建崇道观时,迁址于观西侧围墙外。请县
人齐其仪题刻“首阳片石”于壁上。
张联元作《清圣祠记》,文中说:“余寻桐柏观旧址,旁有茅舍一
间,供奉伯夷、叔齐二大石像,中空外润,背篆分明高古,端严凛凛
有生气。道书载:伯夷、叔齐为九天仆射,治桐柏山。宋时,建九天
仆射祠;至明改建清风祠。今制府满公以桐柏山系祀古贤名胜之区,
亟宜修建。大中丞朱公改题清圣祠。旁以司马承祯配。”张联元主持修
建后的清风祠规模较大,配祀当地名贤,对地方教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2.妙乐院
63 陈甲林《天台山游览志》第三编《天台山名胜》。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