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03

“禅宴之余,常诵《空品》,至本性空寂,则入定数日;至生死无际,则大恸不

           已。”(同上)足见其体法真切。 隆兴元年(1163)五月,别众端坐,念佛而逝。
      朱         与了然同门的智仙大师的弟子圆智也是南宋天台宗的中坚。
      封
      鳌         圆智(? -1158),俗姓林,黄岩人。 幼聪敏好学,书史经目,悉能开说,医
      天
      台    方卜筮,无不精究。 出家受具后,依真教大师学天台教观。 一次,他向真教请
      集
      ·
      第    问“具变”之义。 真教指笼灯说:“如此灯者,离性绝非本自空寂,理则具矣;六
      一
      册    凡四圣所见不同,变则在焉。” (《佛祖统纪·圆智传》) 圆智当时还是不很理
           解,后因扫地诵《法华》至“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才豁然大悟,将所悟的

           道理告知真教。 真教也高兴地说:“《法华》《止观》,此为喉襟。 汝今有悟,大

           事斯毕。”(同上)
                圆智居东掖山 14 年,“两刹千众,推为前列。 每患学者困于名相,勉同人
           曰:‘是真精进,便是向上机关。’”他还很重视布萨(每半月集众僧说戒经,使

           比丘住于净戒中,能长养善法)。 有人问:“圆顿之宗,何必如是?”他说:“圆家

           事理,一念具足。 所谓圆顿者,岂拨事求理耶?”(同上)
                绍兴二十八年(1158)十二月十二日示寂,预为书别道俗,书偈而亡。

                广智系
                道琛(1086-153),俗姓彭,赐号圆辩,乐清(今属浙江温州)人。 18 岁受

           具,后至南湖依圆照。 晚年,专修念佛三昧。 《佛祖统纪》 本传中说他顿悟净

           土义理:

                    尝专修念佛三昧,忽感悟曰:唯心净土,一而已矣,良由弥陀悟我
                心之宝刹,我心具弥陀之乐邦,虽远而近,不逾一念;虽近而远,过十
                万亿。 譬如青天皓月,影临万水,水不上升,月不下降,水月一际,自

                然照映。

           这种见解对当时净土思想影响很大。 他的弟子宗晓(1151-1214)曾据此发挥
           师说,著《乐邦文类》 和《乐邦文类遗稿》。 其中《遗稿》 是道琛所说“唯心净


           土”的记录。
                道琛的弟子主要有慧询、法莲、仲韵等。
                慧询(1119-1179),俗姓陈,字谋道,号月堂,昌国(今浙江舟山市)人。 8
           岁在祖印院出有家,聪敏绝伦,授《法华》 数遍,即能成诵。 后西游浙左,遍参



    ❙90❙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