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06
书成即负笈诣白云堂,仰求佛兴法师为之考校;而同志之士,共谋锓板以求流
布,将令家藏其本,人观此书,开人心之性灵,资国政之治化,岂不曰大有益于
世哉! 自宝祐戊午,首事笔削,十阅流年,五誊成稿,夜以继昼,功实倍之,仰报
佛恩,上酬帝力,不负所学,其志在兹。”
咸淳元年(1265),他居东湖月波山饬工刊《统纪》,至六年冬,因病归四明
福泉故庐,当时尚有《会要志》4 卷未刊,便带病写稿,以毕其功。 翌年七月,刊
工已完成,准备办纸印造万部为最初流通。 《统纪》书末还附有他于咸淳七年
(1271)写的跋语:“磐卧病日久,恐一旦怛化,此志不申,故略述始终,当祈后
贤之克继胜业者,维佛维祖,宜当祐之以道。”大概未及印成,他便已示寂。
南屏系
从谏(? -1108),处州松阳人。 幼见佛经,辄能自诵。 19 岁谒上天竺辩
才,夙夜听习。 “复往依南屏(梵臻)于金山,问辩如流。 南屏叹曰:‘吾道由子
而行也!’”(《佛祖统纪·从谏传》)宋熙宁间,在明庆寺讲经,徒众甚盛。 元丰
初年,处州人建寿圣寺将其请回乡讲经。 3 年后,辩才主南屏,自以年老,请从
谏代管寺务。 元祐五年(1090)上天竺缺乏住持,辩才即向郡守蒲宗孟推荐说:
“灵感胜迹,非从谏不足当。”(同上)郡守然其说。
高丽僧义天来中国求法,郡守命从谏为义天讲授天台宗。 义天慕法留滞
中国,不愿回乡。 宋朝廷则以其国母忆,促其回国。 从谏向义天讲授天台教义
之后,也促其回国弘法,并尽孝道。 义天才决定回国,并“求炉拂传衣”。
大观二年(1108)辞归寿圣寺。 学徒车溪普明等 10 人来接。 从谏说:“诸
子远至,后会无期,老僧不如乘兴便行。”(同上)遂沐浴更衣,升座说法,书偈
安坐而寂。 为天台宗第十九祖。 弟子主要有择卿、齐玉、蕴慈、如靖、高丽义天
等。
择卿(? -1108),天台人。 天资聪敏,博学强记,受教于上天竺从谏。 初
主车溪寿圣寺,“ 未尝屈节豪贵,聚徒三百,施者自至” (《 佛祖统纪·择卿
传》)。 30 岁后,即废卷禅坐。 晚年回到车溪,“每遇讲演,但令侍者日供讲帙,
第
辩才如流,听者悦服”(同上)。 一
辑
平时喜茶。 临终之前,对门人说:“晨钟鸣,即来报。” 至时,啜茶一瓯,书
台
偈而化。 时在大观二年(1108)仲冬。 为天台宗第二十祖。 弟子主要有可观、 宗
教
有朋、道忻等。 史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