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07

可观(1092-1182),俗姓戚,字宜翁。 华亭(今上海市松江) 人。 16 岁受

           具,依南屏精精微。 闻车溪择卿声振江浙,负笈从之。 一日,闻举唱云:“般若
      朱    寂寥。”忽为感悟。 建炎初年,迁当湖德藏,居阅世堂,为《楞严》补注。 后返南
      封
      鳌    林,一室萧然,人不堪之,他却说:“松风山月,此我无尽衣钵也。” (《 佛祖统
      天
      台
      集    纪·可观传》)乾道七年(1171),丞相魏杞,出镇姑苏,请可观主北禅。 至寺,
      ·
      第    适当九月初九,可观指座诗云:“胸中一寸灰已冷,头上千茎雪未消。 老步只宜
      一
      册    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高!”淳熙七年(1180),魏王守车明,请其主延庆寺,时

           已 89 岁。 九年,复归当湖竹庵。 二月十九日,无疾而逝,寿 91。
                可观五住当湖,皆退隐竹庵。 杲大慧自径山行化,来访当湖,与可观对语
           终日,敬之曰:“教海老龙!”可观著述甚多,有《楞严说题集解补注》4 卷、《兰

           盆补注》2 卷、《金刚通论》1 卷、《金刚事说》1 卷、《圆觉手鉴》1 卷、《竹庵录》1

           卷、《山家义苑》2 卷。 为天台宗第二十一祖。 弟子主要有宗印、守旻、清一等。
                宗印(1148-1213),可观的弟子,俗姓陈,字元实,号北峰,盐官(今浙江海
           宁)人。 15 岁受具,谒当湖竹庵,得天台教观之旨,“ 凡诸祖格言,必诵满千

           遍。”后至上竺讲《止观》,听者云集。 因遭寺主疑忌,便隐于雷峰毛氏庵,“问
           道者沓至,杜氏建普光一区,具礼迎之。 禅讲并行,法道益盛”。 (《 佛祖统

           纪·宗印传》)
                宁宗素宗印之名,召对便殿,问佛法大旨。 宗印对答,语简理明。 宁宗大
           为敬悦,赏赐甚丰,赐号慧行法师。 嘉定六年(1213),为营建观室。 后去吴中

           行化,至松江弟子行一庵,对其徒说:“吾化缘毕此。”即安详示寂,时当十二月

           初八日。
                宗印擅讲天台教观。 常称讲者须具三法:“肃威仪以临大众,提大纲以尽
           文义,具宗眼以示境观。”(同上)著有《金刚新解》 《释弥勒偈》 等。 嗣法弟子

           主要有法照、觉先、怀坦、元粹等 10 余人,以及日本传天台教者俊芿等。 为天

           台宗第二十二祖。
                法照(1185-1273),字诲岩,台州黄岩人,俗姓童。 年少出家,三阅大藏。
           后谒北峰宗印,讲论授受泠然有得。 北峰圆寂后,曾应请主持高僧堂,后迁讲

           多处。 由于名声日隆,缁素争相延聘,法照多辞而不就。 宋理宗闻其名,敕住
           上天竺寺,并召对内殿,请讲《华严》《般若》,得赐法号及紫金衣。 宋度宗时,
           再敕其住上天竺,主持上天竺前后达 24 年之久。 法照学问渊博,禅律贯通,其





    ❙94❙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