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09
慧日(1291-1379),俗性贾。 宋丞相贾似道之孙。 号东溟。 贾似道被责
戍,慧日尚幼,志求出家,依天台县西广严寺平山和尚数年,后落发受具。 22
朱 岁,闻子庭师训讲天台宗于赤城山,遂趋座下。 示几,领大义。 子庭赞叹他精
封
鳌 进之快,说:“投丸于峻坂,不足以喻其机之疾也。 吾道藉子,其大昌乎!”(《大
天
台 明高僧传·慧日传》)从此,慧日的名声愈来愈大,不久,他渡钱塘谒佛鉴大师
集
·
第 于上天竺。 佛鉴寂后,性澄继其席。 性澄器重慧日,延居后堂。 元至正四年
一
册 (1344),任荐福寺住持。 四年,迁上天竺。 慧日殚精竭虑,重葺寺宇,并整顿寺
风。 元顺帝闻其德,特赐慈光妙应普济之号。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诏全国高僧赴蒋山法会,命礼部给馔,次日召见
于奉天殿,百僚咸集,观众僧鱼贯而入,惟慧日年寿最高,朱颜白眉,走在前列。
明太祖对其十分崇敬,问“升济沉冥之道”。 慧日从容应对,甚合太祖心意。
太祖对僧众说:“迩来学佛者惟饱餐优游,沉薶岁月,如《 金刚》 《 楞枷》 《 心
经》,皆摄心之要,何不研穷其义? 今有不通者,当质诸白眉法师。”(同上)从
此,太祖每次诏见,都尊称“白眉”,不呼姓名。
一次,慧日与另几位高僧应太祖之召,赐食禁中。 席间,他对太祖陈述天
台宗的义理,并奏金陵瓦官寺是隋智者大师释《法华经》之所,现已废圮,应当
重建。 太祖听从他的话。 命在金陵选址建造,以存其迹。 洪武五年(1372)春,
于钟山建水陆大斋,慧日奉旨说毗尼戒,太祖率百僚临听。 事毕,慧日辞京回
上天竺,谢绝院事,日修弥陀忏以臻净业。
洪武十二年(1379)七月示寂。 世寿 89,僧腊 73。 为天台宗第二十五祖。
觉先支
性澄(1265-1342)俗姓孙,字湛堂,号越溪。 幼时即喜拈笔绘佛像,授以
佛经,即能成诵。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投石门殊律师祝发受具,学律宗。
至元二十年(1285),从佛鉴学习天台教观,深得要旨。 后谒云梦允泽大师于南
天竺普福寺。 允泽一见深加器重,擢居清班要职。
性澄对天台宗的最大贡献是奏请朝廷批准,恢复国清讲寺。 《大明高僧
传·性澄传》说:“因天台国清实台宗讲寺,后易为禅,乃不远数千里走京师,
具奏寺之建置颠末旧制之由。 元世祖赐玺书复之。”
至大元年(1308),迁南天竺演福寺住持。 至治元年(1321),驿召入京,元
英宗于明仁殿向其问道。 并奉旨居清塔寺,校正《大藏经》。 一次,驾幸文殊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