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24

当时法门龙象(《报恩论》卷 4)。 幻人(1828-1910)名隆范,字献纯。 初参大

           须于焦山,继至天童从广昱听《法华》,众推为天童首座。 常讲经于南京及普
           陀山,与杨文会通信论学,累数万言。 著有《法华经性理会解》1 卷、《穿珠集》

           (禅宗语录)2 卷。 通智名寻源,同治十三年(1874)从北京龙皇寺本然出家,得
           法于浙江普陀佛顶山信真,屡讲《法华经》于宁波天童、南京古林、扬州万寿诸

           寺。 于《楞严》尤有心得,著有《楞严开蒙》10 卷。
                敏曦(1827-1899),字日种,俗姓安,台州黄岩(浙江黄岩市)人。 13 岁投
           本县崇德院所林出家。 17 岁至温岭县明因寺从怀中研习《法华经》。 20 岁受

           具戒。 26 岁从明因寺永智受天台教观。 34 岁辞师,“游历道场,讲说经论”于

           温州密印、台州能仁、天台国清、华顶、黄岩会中(即崇德院)、瑞岩、宁波天宁、
           杭州天龙、平湖福臻、上海龙华、苏州灵鹫、扬州重宁、高邮寿佛诸刹。 曾游日
           本,考察佛教。 同治十年(1871)春,住持天台山华顶寺。 每岁传戒讲经。 时战

           火连年,寺宇毁废甚多。 敏曦见真觉寺祖塔“栋宇倾颓,凄凉殊甚”,遂募银
           17000 余元,重建智者大师肉身塔,高 2 丈,3 级 18 方,中雕佛像 121 区;复建

           祖殿,以香樟造天台宗十七祖师像,并建饭王殿及僧寮 72 间。 自光绪六年
           (1880)至十五年(1889),建成真觉寺。 晚年又重兴苏州报恩寺(北寺),编有

           《苏州报恩塔寺志》。 敏曦一生弘法 50 余年,刊刻天台宗教典 24 种 161 卷,又
           重刊《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天台山方外志》30 卷,为天台宗的发展作出了很

           大的功绩。

                五、智旭的生平与思想


                生平

                智旭(1599-1655),字蕅益,俗姓钟,号八不道人。 江苏吴县木渎镇人。
           24 岁依德清弟子雪岭出家。 32 岁拟注《梵网》,作四阄问佛:一曰宗贤首,二曰
           宗天台,三曰宗慈恩,四曰自立宗。 频拈得台宗阄,于是究心台部。 但不以台
           宗为限,故自称“私淑台宗”。 崇祯四年(1631)秋,始入灵峰造西湖寺。 此后
                                                                                       第
           游历南北名山,从事宣讲著述。 智旭曾著《四书蕅益解》,主张儒佛一致。 其                                        一
                                                                                       辑
           佛教理论为“融宗(天台、禅、律)归净(土)”,既以禅宗参究归于天台教观,又
                                                                                       台
           以天台教观应用于念佛法门。 他鉴于诸宗门户之流弊,主张禅为佛心,教为佛                                         宗
                                                                                       教
           语,律为佛行……不于心外别觅自心。 提倡戒定慧三学一体,摄归一念,以念                                         史


                                                                                     ❙111❙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