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125
佛总摄释迦一代时教。 这是智旭“融宗归净” 思想的最大特色。 从而形成灵
峰派。
朱 崇祯九年(1636)三月,住锡九华山华
封
鳌 严寺。 后移锡温陵、漳州、湖州等地。 至
天
台
集 晚年再还灵峰。
·
第 清顺治十二年(1655)一月二十一日,
一
册 安详示寂。 世寿 57,僧腊 34。 为天台宗
第三十一祖。
智旭一生著述极多。 天台教观方面
主要有:《法华经会义》《法华经论贯》《法
华玄义节要》 《 大乘止观释要》 《 教观纲
宗》《教观纲宗释义》。 戒律方面主要有:
《梵网经玄义》 《梵网经合注》 《菩萨戒羯
磨文释》《四分律藏大小持戒犍度略释》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 《重治毗尼事义集 智旭大师
要》等。 唯识方面主要有:《成唯识论观心
法要》《相宗八要直解》《唯识三十论直解》《观所缘缘论释直解》 等。 般若方
面主要有:《楞严经玄义》《楞严经文句》《楞伽经玄义》《楞伽经义疏》《般若心
经释要》等。 净土方面有:《阿弥陀经要解》。 其他尚有《起信论裂网疏》等。
思想
智旭的佛学思想是强调以天台教学为轴心,使禅、教、律、净、密诸宗互相
融合,并主张三学(戒定慧)一元,三教(儒释道)一致。 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
一位杰出的集大成者。
智旭的《教观纲宗》是强调教观统一、融禅宗见性成佛和台宗教观权实于
一体的代表作。
《教观纲宗》开头就指出:“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 观非教不正,教非观
不传。 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他将禅、教、律、净、密诸宗的学说予以
概括,认为都离不开教观,正如近代静修法师在《教观纲宗科释》中说的:“佛
祖境界虽广阔深远,以教观二字该摄,罄无不尽。”因为无论何等教门,何等观
法,若非如来之教,不足以定其邪正,而若只知如来十二分教,而不知揽教照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