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61

《华严经》中说法,是将自己的悟境直接演化出来,其说法的方式是顿速的,如

           日出光照大地。 大根机人,可不历次第,而直趣菩提。
      朱         (二)渐教:对渐机,渐渐次第说化法四教,如鹿苑、方等、般若三时的说
      封
      鳌    法。 这是佛为浅根的人逐渐诱导的法门,使之归于圆顿一乘妙法。 《天台八教
      天
      台    大意》中说:“次从鹿苑至于般若,名为渐教。”(同上)这中间有大小乘,要对症
      集
      ·
      第    下药。 不用华严的九番法会,而用脱妙着粗、由浅入深的办法。 先讲鹿苑时,
      一
      册    即生灭四谛的小乘法,使之生信。 再讲方等、般若、法华、涅槃诸经,使学者懂

           得:须经历次第的学修,最后才能趋入佛乘,修成正果。
                (三)秘密教:对不同的根机,分别说秘密教法,使一会之人自他互知,均

           是由如来身口意的不思议之力。 章安说:“同听异闻,互不相知,名秘密教。”
           (同上)佛所说的法,虽同一味,而听众因机感不同,故有不同的悟解,有解作
           大乘的,也有解作小乘的。 故说法的深浅本无一定准则,只是因众生根性不同

           而有差别。 听众虽然很多,但仿佛是为我一人而在说法,因各人互不相知,故

           称秘密教。
                (四)不定教:佛在一会中说一法,使闻者异解,各得其益。 《天台八教大
           意》中说:“同听异闻,彼彼相知,名不定教。”(同上)也就是说,如来以不思议
           之力,能令众生说小乘中得大乘之益,于说大乘中得小乘之益。 得益不同,但

           彼此之间心里又是互相明白的。

                以上是化仪四教,下面再谈化法四教。
                (五)藏教:又称三藏教,是小乘教。 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 四阿含
           (《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为经藏,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

           藏。 以经、律、论为宗依,故称三藏教,亦称藏教。
                藏教所摄受的一类根性很钝的众生,以分析世间惑业诸法皆空的道理,使

           之破除对人生世界所执的常、乐、我、净的虚妄偏见,因为他们对自我的真实性
           执著重,所以智慧浅劣,对于世界的精神与物质现象,不了解它们惑业缘起的

           根源。 所以,他们妄执人生以及万事都是常住不变、真实不虚的;妄想通过追
           求来达到永远;妄执五蕴幻成的身心,以为实有我与我的人格,并可以主宰我

           的身心;妄执四大和合的幻躯,以为是清净和自在。
                由这 4 种颠倒,产生了贪、瞋、痴、慢、疑的五钝使与身见、边见、邪见、见取
           见、戒禁取见的五利使。 所谓钝使是来得缓慢去得也难的情感性的烦恼,而利




    ❙48❙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