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84
元琇,天台人。 从物外学《止观》,尽得妙旨。 元琇精于讲说。 一日升座
说法,忽有异僧 10 人,自外而入,威仪整肃。 参礼后,静坐于末席,听讲完毕,
再礼问讯而出。 元琇派侍者邀之,异僧皆凌空举手,笑谢而去。 世遂传他的讲
说感动天人。
当时天下大乱,元琇门下学徒虽多,但忽散忽聚,得定慧之业者甚艰。 元
琇讲学,为弘法利生,从不以学徒多寡而二其心。 世称妙说尊者。 被尊为天台
第十三祖。
清竦,天台人。 从元琇学习《止观》,日夜不懈。 后主持国清寺,说行兼
至。 当时,吴越国王钱氏信奉佛法,天台合境比较平安。 清竦教诫寺众说:“王
臣外护得免兵革之忧。 终日居安,可不讲道而答国恩!” (《佛祖统纪·清竦
传》)每登座说法,高论不已,听众皆深入三昧而无倦容。 世称高论尊者。 被
尊为天台第十四祖。 弟子主要有:羲寂、志因等。
羲寂(919-987),俗姓胡,字常照。 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12 岁从永嘉
开元寺子安大师出家,19 岁受具足戒。 22 岁至天台山从清竦学《止观》,勤修
十余年,解行并进。 吴越王钱弘俶因览玄觉禅师《永嘉集》,书中有“同除四
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 之句,便问国师德韶。 德韶说:“此是教
义,可问天台寂师。”钱弘俶即召羲寂至临安解答。 羲寂在解答教义后,还指出
它的出处说:“此出智者《妙玄》。 自唐末丧乱,教籍散毁,故此诸文,多在海
外。”于是,钱弘俶便派 10 位使者往高丽和日本求取教典;同时为羲寂在天台
山螺溪建定慧院。 太平兴国八年(983),吴越王又恭请羲寂传菩萨戒,敕封净
光大师。
雍熙四年(987)十一月四日,安详示寂于定慧院。 春秋 69,法腊 50。 世称
净光尊者。 被尊为天台第十五祖。 传法弟子 100 余人,外国 10 人,义通为其
高足。
义通(927-988),俗姓尹,字惟远。 高丽国人。 幼年投礼龟山院宗为大师
出家,受具足戒,学《华严经》《大乘起信论》等。 后晋天福年间(936-943),游
第
学中国。 至天台谒羲寂,闻“一心三观”之旨,乃叹道:“圆顿之学,毕兹辙矣!” 一
辑
(《佛祖统纪·义通传》) 遂留受业。 学成后,回高丽时,途经四明(今浙江宁
台
波),被郡守钱惟治再三挽回,因止其行。 漕运使顾承徽舍宅为传教院,供义通 宗
教
说法。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赐寺额为“宝云”。 史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