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103
当修三乘出世圣道,把人人本见的一切种智(大白牛车) 引发出来,以自利利
人,游于四方,自在无碍。 譬喻中的“大长者”,即家主国主,此譬佛。 《文句》
朱 中指出:其位号可分世长者、出世长者、观心长者三种。 以世长者“十德”,譬
封
鳌 如来“十德”;以出世长者“功成道著”,譬如来“十号”。 其实佛德无量,远非十
天
台 数所能概括。 故《文句》侧重于观心长者,即:“观心之智,从实相出。 生在佛
集
·
第 家,种性真正,三惑不起。 虽未发真,是著如来衣,称寂灭忍,三谛含藏一切功
二
册 德。 正观之慧,降伏爱见,中道双照,权实并明,久积善根,解修止观。 此观出
于七方便上,此观观心性,名上定,则三业无过。 历缘对境,威仪无失。 能如此
观,是深信解相,诸佛皆欢喜,叹美持法者,天龙、四部,恭敬供养。”则此人可称
为佛,亦可称为“观心长者”。
经文中所说的“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历代大师对此有多种解释。 慧观
说:“实相理不异,慧亦宜一。 出无异路,故言一门。”他是单从“理”来阐释,认
为:实相不异于理。 其家广大是喻生佛平等见有的一心,为十法界众生共有广
大之家宅。 此心慧随杂净缘,而起十法界依正一切法,广大无量。 即所谓一心
万行,心包太虚;唯有一门,是指十法界之理体,唯是一心之理体,即所谓万行
唯是一心,并无异路。
光宅另有看法。 他说:“三界虽旷,九十虽多,论于出要,唯是佛教,故言一
门。”他是单从“教”方面阐释。 认为:其家广大,是喻佛法包含世出世间一切
善法,即一切法皆是佛法,广大无边际。 唯有一门,是指佛出世前后,九十六种
外道出现于世,但均为歧路;真要出宅,唯有佛教一门。 诸佛示现人间成佛说
法,唯有一大事因缘,即是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同成佛道。
智者指出:上述诸家的说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均有偏颇,即将理与教割
裂。 他说:“今明若单理之门,理无通塞,何门之谓? 单教为门,得经者众,何意
不出? 今取理为教所诠。 文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得涅槃证。”他认为:“其
家广大”,喻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有能出入之功用,即喻出生死海,能入涅槃
门。 唯有一门,喻无量行门,皆入成佛之门。 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其余
贪求人天福报,味着有漏禅定,及执著有无断常等外道邪见,乃至求声闻缘觉,
证入偏空涅槃,皆非正门。 又“其家广大”,可喻众生皆以三界为家,四生六
道,名为广大。 唯有一门,是喻唯有佛教法门,能出三界;其他外道学说,皆不
能使众生出离三界。 所以本经后文说:“以佛教门,出三界苦,得涅槃证。” 这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