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105

车譬;四、先三后一,初权后实,似属虚妄,但佛为实施权,本意是一,故结示无

           虚妄譬。
      朱         经文中说的“羊车、鹿车、牛车已在门外”,即是喻佛为实施权。 智者指
      封
      鳌    出:此是“叹三车希有譬,譬上正转法轮”;并进一步以劝转、示转、证转三方面
      天
      台    加以分析。 认为:“‘玩好希有’下,即是劝转;‘如此种种’下,即是示转;‘汝等
      集
      ·
      第    于此火宅,宜速出来,毕当与汝’,即是证转”。 在三种车中,羊多附人,鹿多静
      二
      册    处,牛能负运,各随所胜,以喻三乘功能有别。 这也是所谓佛在鹿苑三转三乘
           通行四谛法轮。 经文中说:“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

           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此喻三乘佛子,闻佛所说三乘如何修因证
           果。 即阿含、方等、般若三时教法,是出世珍宝,最值得玩赏之物。 “ 适其愿

           故”,即闻方便法契机,属闻慧,由闻起思慧,而有修慧,勇猛精进,此名“ 勇
           锐”。 “互相推排”,即身、口、意三业,互相助成。 诸恶莫作,此名排斥;众善扶

           行,名为推动。 “意共驰走”,即修无间(般若) 道;“争出火宅”,即修解脱(方
           便)道。 智者又进一步从观心方面阐析,认为:“中道正观,直观实相。 心不相

           称,名‘适所愿’。 境无边故,观亦无边,名‘勇’;境研心得,名‘锐’。 心境相
           研,名‘互相推排’。 心王、心数、缘境逗疾,名‘意共驰走’。 遍历一切阴、界、
           入等,无非实相,名为‘出火宅’。”强调观心的巨大作用,可以出三界火宅。 这

           是天台家的又一新解。
                诸子从火宅中“安隐得出”之后,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

           车、牛车,愿时赐与。”这是索车譬。 当时,一些讲解《法华》的论师,曾提出“二
           乘索车,菩萨不索”之说,并提出了十种疑问(即“十难”)。 其大意是:二乘要

           超出三界,至许车之处,故索果车;菩萨已出三界,不必再索;能化菩萨已具三
           十三心,至三十四心便是佛,佛从谁索? 经文中明二乘领解,菩萨无领解,故名

           不索;经文中称二乘果满,不修行故安坐,有索车义;菩萨行未息,无安坐义,故

           不索。 等等。
                章安试以自己的见解,作“总、别”二驳后,再引智者的正见:从五味、五时
           看:主要是障机四句,即:“障除机动,障未除机动,障亦除亦未除机动,障非除

           非不除机动。”在方等时,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二乘人闻而不谤,已种索大之
           因,即因索。 至般若时,转教付财,领知大法,乐大心起,执小不舍,自未知得与
           不得,但已结大乘之缘,此名缘索。 今法华会上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三乘三止




    ❙98❙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