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147
导读:佛如大云化雨普润众生
朱
封 《法华经》从《方便品》至《药草喻品》,是会五乘同归一佛乘。 《方便品》
鳌
天 明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这是会归教一。 《譬喻品》
台
集 明火宅苦难,三车救子,先令出三界,然后等赐大车,这是会归行一。 《信解
·
第 品》明穷子最初舍父逃逝,后经父诱引还家,委付家业,会父子,定天性,这是会
二
册 归人一。 《药草药品》明一雨所润,一地所生,以喻一心无差,至理无二;但随
三草二木根性,受益不同。 所谓无差而差,差即无差,这是会归理一。 若但无
差而失差别,则得理而缺教、行、人;但若知差别而失去无差,则得教、人、行而
失理,都是不全面的。 因此,本品双明同异,而又非同非异,以喻有权有实,有
三有一,而又非权非实,非三非一。 正如经文所说:“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
于空。”此差即无差,真理无二。
任何草木都可以做药,如同任何众生都可能成佛。 虽然,众生中有很多人
就像不起眼的小草,他们自己本身不知道能不能做药,普通人也认定他们不是
做药的材料。 但佛是医中之王,通识一切植物的药用功能,所以他看到的一切
草木都是药材;佛是诸法之王,他看到的一切众生都是将来的佛,只不过现在
他们本身的根器不够,所以得到的利益有大有小。 佛又像弥天覆地的大云一
样,能够萌覆一切众生,等降甘露法雨,使一切大小植物随着它们各自不同的
品种根性,都能得到利益而成长。
经文中,佛陀对迦叶等四大声闻的领解先作述成。 述成是佛给予印加(承
认),并再作说明之意。 述成中有一段话十分重要,说:“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
所归趣,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
智慧。”智者认为,这是约智述开权显实。 如来观一切归趣,是能照权;究尽明
了,是能照实。 二智所照偏圆两境,通达无碍,故能说权、实二教。 同时,通达
无碍,是约权论实;究尽明了,是约实论权。 因此,他指出:“二文互现者,此明
实是权实,权是实权,当知究竟,非权非实,非差别非不差别。 以智方便,权有
差别;悉到智地,则无差别。”从而提出佛智最高级的无差别境界。
经文里宣说“三草二木”。 即是以小、中、大三种药草以及大、小两种树木
做譬喻。 根据经偈中的解释,“三草二木”,是分别配对通途五乘,即以小草配
对人乘、天乘;中草配对声闻乘、缘觉乘;大草、小树、大树配对菩萨乘。 但对菩
萨乘中的大草、二木,各家各执字义,解释不同:吉藏在《法华义疏》中以大草、
二木依次配对三僧祇劫中的菩萨乘,初地以前之菩萨为大草,二地至七地为小
❙140❙